金秋时节,广阳镇宛如一幅被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绚丽画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其中,广阳镇的苹果产业迎来了最为璀璨的丰收季,漫山遍野红彤彤的苹果,不仅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更是果农们辛勤劳作后的甜蜜回报。苹果产业成为推动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硕果盈枝 果园里的丰收交响曲
记者走进广阳镇的西固村、任家塬村、郗贾村等7个苹果主产区域,仿佛踏入了一个红色的梦幻世界。连片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成熟与甜蜜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深呼吸,将这份清新与芬芳深深印在心底。
果园内,采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果农们分工明确,有序地忙碌着,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劳动画面。负责采摘的果农们,有的手持采摘袋,在树间轻盈地穿梭,像是在与苹果进行一场亲密的对话;有的则熟练地爬上树干,双手在枝叶间小心翼翼地游走,轻轻地将成熟的苹果摘下,放入袋中。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娴熟,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
“你看这苹果,又大又红,今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一位果农笑着对身旁的伙伴说道。“是啊,今年的坐果率可真高,咱们的努力没白费!”果农程文娟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手中的动作更加利落了。装满一袋苹果后,果农们迅速将其转装入果筐,然后转头又迅速投入新的采摘工作中。
而负责拉运的果农们,则在果园与苹果暂存点之间来回奔忙着。他们熟练地将装满苹果的果筐搬上车,稳稳地驶离果园,仿佛是在运送着一份份沉甸甸的希望。
丰收喜悦 果农心中的幸福乐章
“今年果子总体坐果率高、产量大,客商采购价3.50元至3.90元每斤,较去年单价有所提高,今年收益预计要比去年好。”正在装筐拉运的西固村果农郭东霖一边忙碌一边兴奋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那是一种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后的满足与幸福。
丰收的同时迎来好的销售行情,这无疑是让果农们颇具幸福感的事情。今年,广阳镇的苹果从市场供应量到销售价格,较往年同期均有所上涨。8月上旬,苹果嘎啦、蜜翠、玉华、秦翠等品种陆续成熟,凭借着新鲜的品质和良好的口感,抢占“鲜”机,获得了显著的价格溢价。眼下进入成熟期的富士苹果,更是早早被来自广东、湖南、广西等地的客商预订一空,收购价较往年明显上涨,实现了产量与效益的双提升。
“以前就怕果子卖不出去,现在好了,客商主动上门来收,价格还这么好,我们果农的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果农郭拴苟话语中充满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信心。
产业转型 苹果引领的振兴之路
如今,苹果已成为广阳镇的主导产业,正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精品化、市场化”转型发展。为了推动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广阳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通过老旧果园改造,让果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完善果园基础设施,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加强技术培训支撑,提高了果农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果园的现代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不仅要让苹果产量上去,更要让品质提上来。通过标准化种植和精品化管理,打造出具有广阳镇特色的苹果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广阳镇果业办负责人吴小军介绍道。目前,全镇已建成高质量苹果示范园7个,苹果种植总面积达3.3万余亩。据预计,2025年苹果年产量将达2.9万余吨,果业产业正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广阳镇的果农们深知,苹果产业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广阳镇将持续发力,加快推进苹果产业发展。以果业升级为突破口,持续做好果园管理工作,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对苹果产业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苹果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与市场的对接,拓展销售渠道,让广阳镇的苹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我们要让果业真正成为富民强镇的‘黄金产业’,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广阳镇副镇长许林坚定地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