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凹镇苟村共3个村民小组,106户468人,有党员12名。近年来,苟村党支部坚持围绕党建抓经济,抓好经济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市委表彰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市级党建示范点,被区委表彰为“先锋支部”、“党建综合示范村”。在2009年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活动中,由四类村晋升为二类村,受到省、市、区隆重表彰,并授予该村“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进步奖”。
一、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村党支部针对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保守、个人利益严重的现状,决定先从党建工作入手,提高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统一思想,增进团结,为发展经济奠定基础。一是积极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学习郭秀明先进事迹,观摩惠家沟的发展变化,统一了党员干部的认识,改变了党员干部的守旧观念。二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积极培养发展新人。几年来,发展党员5名,培养积极分子3名,后备干部5名,党员平均年龄由五年前的52岁下降到46岁,党员队伍逐步年轻化、知识化。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建成党员活动室和科技文化室,配齐活动设备和电教设备,支部活动和党员教育步入规范化轨道。四是建立健全了支部生活和党员学习制度,全面推进了党员“承诺制”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各项党建主题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苟村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山路弯急陡峭,常发生人车坠崖的悲剧,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支部班子决定先从修路入手,通过努力完成了全村两条9.5公里生产道路,新修环形路6公里,建淤堤坝1座、排洪渠400米,打畜水窖38眼,建青贮窖30个,平整土地1000亩,退耕还林300亩,栽植生态林1290亩。这些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改变了村民对支部的认识,增强了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三、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搞好新农村建设
苟村危窑危房较多,每到汛期,危险重重。为保证村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支部成员积极联系有关部门争取支持,先后完成了苟村南湾组38户和一、二组54户的移民搬迁工程。同时投资28.5万元完成村组巷道水泥硬化工程1900米,修筑排水沟2400米;村庄巷道绿化栽植国槐1200棵;投资66万元修通村水泥路3公里,投资10万元建成庭前花园101个、垃圾台3处、公厕3座。昔日破窑、烂路的小山村,绿树成荫,村容整洁,道路宽敞,邻里和睦,乡风文明,处处洋溢着和谐美景。
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在安居的同时,支部又研究如何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为此,支部一班人立足村情,逐户调查摸底,建立表、卡、册、牌为一体的增收计划,给每户群众制作了人均纯收入明白卡和明细表,建立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按照“一村一品”思路,确定发展果业、蔬菜为主导产业。扩大果园栽植面积,推广四项关键技术,积极动员群众新建苹果500亩,使果园面积达到800多亩。同时,依托大矿优势,抓住居民的“菜篮子”,做足增收文章,全村发展大田旱地菜200多亩,户均1.8亩。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已发展养殖大户10户,猪存栏200头,鸡存栏500只。如今,苟村产业结构调整逐趋合理,农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
网络编辑: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