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台区民政局概况
印台区民政局成立于1980年4月,为区政府负责社会行政事务工作的直属行政事业机构,内设低保办、社会福利、救灾、优抚、婚姻登记处等科室和三个二级单位:区中心敬老院、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和区老龄委。
1、印台区民政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政府有关民政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起草全区民政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研究拟定全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承担对全区社会团体及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的登记管理和执法监察责任。
(三)拟定全区救灾减灾工作的管理办法,承担全区灾民生活救助和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实施减灾计划。
(四)负责全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拟定全区救助规定和标准,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等工作。
(五)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全区城乡社区建设,提出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建议。
(六)负责全区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工作。
(七)组织开展全区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相关志愿者队伍建设。
(九)负责全区婚姻登记管理、殡葬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儿童收养和保护等工作,推进婚俗和殡葬改革。
(十)负责全区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及行政区域界限的管理和调整工作。承担区内行政区划边界争议调处工作。
(十一) 负责全区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和补助工作;负责退伍义务兵、转业士官、残疾士兵的接收安置和管理服务工作。
(十二)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承担区双拥办公室工作职责。
(十三)负责全区民政事业经费的分配、监督和管理工作。
(十四) 依法审核、审批宗教方面的有关事项;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场所及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活动;负责组织全区民族、宗教工作队伍和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处理宗教方面的涉外事项。
(十五) 监督和办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事宜,促进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合作。
(十六)代管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十七)承办区政府办交的其他工作。
2、印台区民政局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打造规范民政,有力有效保障民生
1、社会救助管理工作科学化。将各类社会救助事项的申报办理纳入便民服务大厅,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实现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在区、镇(街道)、村(社区)设立三级主动发现报告信息员144人。一是累计保障城市低保对象96719户次247084人次,发放低保金7143.4万元,人均月补助245元;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6509户104923人、发放低保金1606.1万元,人均月补助139元。核对居民家庭经济信息799条,有效利用681条。二是医疗救助工作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方式,全年实施各类医疗救助1170人次,发放资金470.5万元(其中:“一站式”医疗救助570人次,发放救助金162.8万元;医后救助582人次,救助资金303.5万元;重特大疾病救助18人,救助资金4.2万元)。三是细化了临时救助制度,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别实施救助。实施临时救助3831人107万元。四是现有五保户258户261人,区、镇级敬老院各1所,集中供养五保户50人,发放供养金29万元;分散供养211人,发放供养金111.83万元。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40.8万元。五是下拨冬春救助资金61万元,发放救灾面粉843袋,米185袋,油752桶,棉被537床,棉衣186套;实施农房保险1236户21270元;为 214户因灾倒房(损房)户发放灾后重建金307.5万元。
2、养老服务工作亲民化。为全区70岁以上的城乡老人落实了高龄补贴,发放高龄补贴17945人,1365万元;为65岁以上的老人办理了陕西省敬老优待证。将全区老年人3.56万人的信息全部录入到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老年人享受政府购买的日间服务提供了条件,目前已有173人享受到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
3、社会事务和福利工作人性化。一是帮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6名;分别发放19.2万元保障了20名孤儿和32名城市“三无”人员的基本生活。二是利用祭祀节点,在城区四个点设置焚烧炉,在墓群集中处发放鲜花500余枝,并给三里洞民族墓地提供柏树150余棵,改善环境质量,增进民族感情。三是办理结婚登记1600对,离婚登记500对,合格率100%。
4、优抚安置双拥工作制度化。一是优抚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全年发放抚恤金335.5547万元。完成优抚对象信息库更新工作,对新增各类优抚对象46人和企业职工10余人进行了身份认定。二是接收2014年退役士兵107人,发放一次性自主就业金268.2万元,积极落实2013-2014年200余名义务兵优待金403.7万元。三是双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春节期间共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属及各类优抚对象116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合计5.62万元,为区武装部、印台消防中队和崔家沟武警二中队3个驻区部队各送去慰问金5000元及价值1000元慰问品;发放“解三难”资金58.3万元。
5、行政区划工作规范化。制定了《印台区镇办综合改革方案》,撤销印台镇设立印台街道办事处,撤并高楼河镇设立广阳镇高楼河便民服务中心。制订了《印台区行政村撤并工作方案》,2016年10月前完成并村任务。完成第二轮行政区域界线铜渭线联检工作。印台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正在按省市统一计划有序开展。
6、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法制化。完成了对新当选社区“三委”干部及专职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开展了“进社区促和谐”活动,走访居民356户776人,建立帮扶对象162人,开展培训6场次,投入资金12.5万元,办理实事28件;开展了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全区共注册登记8000多人;完成了第九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并进行了集中培训。
7、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正常化。印发了《关于规范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已备案登记基层老年协会5家。今年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已年检53家,年检率99%,其中,换证11家;新注册社会组织登记7家。
8、民族宗教工作融合化。一是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实施投资25万元陈炉镇那坡少数民族修路项目,争取55万元广阳村和塬圪塔村2个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二是开展了乱建庙宇整治活动,共查处10处乱建庙宇,依法取缔6处,对其余4处进行了规范管理,并对玉华禅院依法登记,荣获省级治理乱建庙宇专项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9、信访维稳工作专门化。成立民政系统信访维稳工作机构,形成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归口抓,业务科室、镇办民政助理员具体抓的民政系统信访工作政策解释、接待劝返、问题处理、责任落实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具体,保证了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敏感节点矛盾化解排查工作得到有效处置,并建立来人、来信、来访登记册,定期分析信访问题,涉及到社会稳定的信访问题,及时上报、妥善处置,全年接待来访群众765人次,有效维护了全区社会稳定。
(二)打造发展民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一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积极推进。总投资276万元,完成了区级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项目招标,顺金、李家塔、西山3个城市社区室外活动广场、新建社区省级标准化示范社区,关咀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二是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康有序。投资435万元,完成陈炉、窑洞和新建3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任务,启动运营王石凹矿、徐家沟矿、西山、南苑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投资40万元建设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其中一五三厂、崔家沟2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项目完成建设任务,红土街道和陈炉咀头社区养老服务站项目主体完工。同时,总投资221万元计划建设的17个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已全部建成,即将运营。三是红色纪念设施建设项目任务完成。投资42.8万元,完成“红二方面军陈炉纪念馆”建设任务。四是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前期准备到位。投资115万元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已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五是3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实施成效明显。投资24万元,完成穆家庄和肖家堡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双碑村公墓主体完工。六是区中心敬老院改造项目竣工。投资40万元对区中心敬老院完成了锅炉、管网维修改造和院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七是区老年养护院完成了项目选址。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三)打造满意民政,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干部培训。对民政干部开展政策、理论、法规培训,积极参加省、市民政系统的业务培训,为提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提升工作能力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在广大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敬业、爱岗、为民、务实”教育,通过学习活动,干部敬业爱岗意识增强,工作积极性提高。三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严格遵守各项党纪政纪规定,坚持把党风廉政作为重点工作。四是创新干部学习方式,增强干部知识积累。建立周一例会制度,开展“读经典、学理论,建书香印台”学习活动,现已进行到第二十期。五是加强信息报送,全面推进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全区民政系统上半年报送各类信息130条,被区以上媒体刊登11条。六是健全工会组织,切实维护职工权力。召开了印台区民政局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及女职工委员会委员。七是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在“七一”前夕,我局党支部组织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开展了“学习郭秀明 做三心民政干部”主题党日活动。
3、印台区民政局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民政局2015年度决算范围的单位包括:
⑴行政单位1个:铜川市印台区民政局
⑵事业单位2个:铜川市印台区中心敬老院,铜川市印台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二、印台区民政局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1、收入总计4541.35万元。包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3108.97万元,政府性基金1432万元,上年结转和结余0.38万元。
2、支出总计4541.35元。包括:基本支出3133万元,项目支出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407.35万元。
(二)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1、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计3109.35万元。包括:基本支出3108.35万元,项目支出1万元。
2、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⑴按支出功能分类:2080201行政运行245.79万元,2080207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36.8万元,2080208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150.86万元,20802099其他民政管理事务支出41万元;2080802伤残抚恤18.65万元,2080803在乡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348.57万元,2080804优抚事业单位支出263.5万元,2080805义务兵优待311.85万元,2080806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1.43万元,2080899其他优抚支出8.6万元 2080999其他退役安置支出23万元;2081001儿童福利15.43万元,2081002老年福利123万元,2081099其他社会福利支出16.02万元;2081599其他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112.07万元;208190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446.5万元,208190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413.5万元;2082002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支出10万元;2082102农村五保供养支出202.55;2082501其他城市生活救助支出80万元;2089901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4万元;2100504优抚对象医疗补助43.83万元;22205899其他重要商品储备支出115万元。
⑵按支出经济分类:30101基本工资87.38万元,30102津贴补贴80.56万元,社会保障缴费17.21万元,30201办公费16.54万元,30202印刷费7.2万元,30203咨询费0.5万元,30204手续费0.33万元,水费0.17万元,30207邮电费1.2万元,30211差旅费2.8万元,30214租赁费2.81万元,30215培训费3.12万元,30217公务接待费2.2万元,30223劳务费19.38万元,30231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39万元,30305生活补助2616.66万元,30306救济费202.07万元,医疗费43.83万元。
(三)项目支出和政府采购情况
2015年项目支出共计1万元,其中:域名专项办公费1万元。2015年政府采购金额94.9万元,采购项目为日间照料中心装备。
(四)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5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7.59万元,较上年减少2.1万元,减少主要原因为:预算安排减少,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39万元(其中公务用车维护费5.39万元),主要用于车辆维修、加油;公务接待费2.2万元,主要用于工作餐、上级检查招待。
三、2015年度部门决算表
补充资料:
1.因公出国(境)团组情况:2015年度本单位组织出国(境)团组个;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出国(境)团组 个;本单位全年因公出国(境)累计 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保有情况:2015年度本单位购置公务用车 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2辆。
3.公务接待有关情况:2015年度国内公务接待累计43批次,公务接待累计440人,国内公务接待费总额为2.2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