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概况
陈炉镇位于铜川市东南20公里处,现辖18个行政村(含68个村民小组),2个城镇社区(含5个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1.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70人。区域总面积9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218亩,镇区面积为2.3平方公里,辖区内储藏有大量的坩土、煤、石灰石等资源。镇区内农业主要以小麦种植为主,近年来大力发展干杂果,现全镇干杂果面积已达到19000余亩;工业主要以陶瓷、坩土、煤炭为主,现辖区内有4个煤矿,1个坩土公司,1家国营陶瓷厂,14家陶瓷私人作坊,陶瓷工业园区已入驻三家企业;三产资源得天独厚,取得了四块金字招牌,还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被列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省级重点镇、全省30个旅游文化古镇、省级33个旅游特色名镇,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健全,前来古镇参观旅游人数不断增多。
二、单位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党委领导下具体实施本镇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管理好本镇行政和事业部门干部、职工及其工作。
3、维护好全镇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
4、努力提高全镇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密切联系群众,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在群众中树立人民政府新形象。
5、带领全镇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努力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和人民群众赋予的重任。
三、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是我镇“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全省经济强镇和全国旅游名镇的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三大战略,重点做好十一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加大全区干杂果生产基地建设力度,新栽干杂果2000亩,改造提升1000亩,成立陈炉镇干杂果管理技术服务队,做好后续服务,提高群众管理技术,争取早日达产达效。
二是指导鼎盛煤矿完成机械化技术改造,并通过市区验收,对进入试运营的3个煤矿加强管理,力争通过省上安全生产许可验收,正式投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引进投资1000万元企业1家。
三是启动建设陈炉陶瓷文化展示区、景区电缆地埋及亮化工程、镇区居民集中供水工程等项目,完善景区的旅游服务要素,提高景区的承载能力。
四是加强与陕文投的对接,争取其早日进驻陈炉,加快陈炉的旅游开发步伐。举办好第六届陈炉陶瓷文化旅游节活动,不断提升陈炉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全力做好“川口—陈炉”旅游专线的环境保障工作,造福陈炉百姓。
五是发挥陈炉民俗协会作用,深入挖掘陈炉深厚的文化底蕴,整理包装一批经典文化项目,打造具有陈炉特色的文化品牌。指导陈炉陶瓷艺术家协会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建成耀州窑柴窑烧造示范点,恢复创传统烧造技艺,弘扬耀瓷文化。
六是切实改善民生,完成马家河等村11公里巷道路硬化工作,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启动实施镇区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和投资3.5亿元的双碑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枣村27户群众移民搬迁安置项目,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七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会议精神,在精确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扶贫脱困工作,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确保到2018年全镇齐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
八是完成陈炉镇敬老院建设,指导已建成的8个幸福院正常运营,完成永兴、马家河、北沟、枣村4个村幸福院建设。
九是对鑫陶源坩土公司进行重组,理顺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坩土开采经营秩序,实现坩土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
十是做好光伏发电一期项目的环境保障工作,力争其早日并网发电。配合做好光伏发电二期项目前期的土地协调等事项,确保按期顺利开工。启动实施投资2000万元的废弃矿山治理项目,改善镇域生态环境。
十一是按照区委“一心一带四园四区”十大重点板块的部署,努力做好陈炉陶瓷工业园区的环境保障工作,加快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一批有技术含量、有广阔市场的陶瓷企业入驻园区,进一步扩大园区的规模体量,努力把陈炉陶瓷工业园区打造成为“西部陶瓷产业基地”。
四、2016年部门预算收支情况
(一)预算收支情况:
2016年,陈炉镇人民政府收入预算为570.8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570.85万元。支出预算为570.8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70.85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357.68 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40.9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72.25万元。
(二)部门“三公” 经费及会议费支出预算情况:
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及会议费支出预算共计19.1万元,其中“三公”经费预算 12.1万元,较2015年压减5.23万元,减少31.18%。“三公”经费预算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压减2.23万元,减少27.77 %,公务接待费压减3万元,减少32.26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