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概况
印台区农业局成立于1980年5月,是区政府综合管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全区农业行政执法、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机械化、农业区划、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学历教育、人工影响天气、动植物防疫、检疫农村能源等项工作。
农业局内设综合办公室、农业股、畜牧股、园区办(项目办)、科教股5个股室,下辖区农村经济管理站(一村一品办公室)、区气象科学站、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区能源办、区信息站、区农业环境监测站、区畜牧推广站、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区动物疫控中心、区农技推广中心、区农机安全管理站、区种子管理站、区畜禽定点屠宰办公室15个局属事业单位。
二、单位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组织起草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地方性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推进农业依法行政;拟定全区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批准后指导组织实施;研究拟定农业产业政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品品质的改善;提出有关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及农业财政补贴的政策建议;起草有关农业的政策、规定,并监督实施。
2、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负责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编报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提出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建议,经批准后与相关部门共同制订实施方案并指导实施。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园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等项目。
3、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责任。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4、负责全区初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推广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对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执法检查。
5、负责全区重大动物疫情检测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指导动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对区内动植物(除森林、野生动物外)的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承担境外引进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工作;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的管理。
6、负责全区畜禽定点屠宰工作。负责区内屠宰企业日常巡查监管,督促屠宰企业落实进厂检查登记、检验制度,严格巡查抽查,坚决杜绝屠宰病死动物、注水等行为;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加大对城乡结合部、私屠滥宰窝点等重点区域巡查力度,有效维护正常屠宰行业秩序,保障市场肉品质量安全。
7、负责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规划组织工作。制定全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长期规划,督促指导各镇(办)工作有序开展。
8、拟定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促进蔬菜、中药材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预测并发布农业生产资料的年度和中长期供求情况等农村经济信息。
9、组织农业资源区划、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导农用地、草原、宜农滩涂、宜农湿地、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科学利用。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10、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农业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管理。制定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及其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重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的申报及实施;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组织引进国外农业先进技术,指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11、组织实施农业相关产业技术标准,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组织实施种子(苗)、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和农业机械等农用产品的质量监测、鉴定和执法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12、承担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13、主管农业涉外工作。开展农业方面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审查农业重大引进项目。
三、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全区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经济及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做大做强粮食、果业、畜牧、蔬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实现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㈠主要目标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万亩,总产3万吨以上;种植蔬菜2万亩,产量2万吨;种植中药材在1万亩。
------肉、蛋、奶总产达到3万吨。
------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全年农产品安全零事故。
围绕以上预期目标,以实施八大工程和十个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2016年农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㈡实施八大工程
1、农业产业化优化工程
----粮油产业。以实施种子工程、测土配肥等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为支撑,强化技术组装配套,深化农机农艺融合,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通过实施抗旱保苗、防冻防虫、以秋补夏、防雹增雨等举措,抓好防灾减灾。在金锁建立1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方,加大铜麦6号的示范推广力度,力争我区秋播全覆盖,渭北旱地小麦推广面积达到200万亩,扶持1-2个粮食专业合作社;种植油菜1万亩,总产达到800吨。
----畜牧产业。按照“稳定猪鸡,大上牛羊”的思路,以适度规模养殖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化、标准化、规模化”。大力扶持牛羊规模养殖,依托4个肉牛、羊规模场项目和15个家庭牧场建设项目,建设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建成鑫瑞丰500头标准化奶牛场一个。实施好哼瑞、鸣天两个标准化养殖项目,依托区种公猪站和哼瑞种猪场,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加快生猪产业联盟发展,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
----蔬菜产业。以“稳面积、增设施”为发展方向,调整蔬菜种植结构,指导好大田蔬菜种植,推广反季节菜、高山蔬菜和林下蔬菜种植,增加设施蔬菜面积;以“优质、安全”为目标,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实施工厂化育苗,加强“三品一标”认证与质量控制监管,提升蔬菜品质;支持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大中城市蔬菜直销网点,支持和引导其通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形式开展蔬菜产品销售。以蔬菜精深加工为方向,发展净菜加工、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以红土、高楼河川道为重点,抓好10个蔬菜重点村建设。依托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和设施蔬菜项目,抓好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使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4000亩。
----中药材产业。围绕全市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的战略部署,按照“依托资源、标准栽培、种改并重、企业支撑”的思路,扩大中药材种植。建设以王石凹、陈炉为重点的万亩油用牡丹生产基地,重点打造王石凹中药材产业园区,加强王石凹千亩苦参中药材基地管理工作,打造陈炉景区沿线连翘种植基地。使全区中药材在田面积超过1万亩,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5户,提升中药材种植合作社5个。
2、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印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首要任务,采取政府统筹规划、涉农项目整合、财政资金奖补、绩效考核推进等措施,加大现有3个省级、三个市级和四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工作。依托周陵现代农业园区,积极争取国家级农业示范区项目。积极做好项目争取及招商工作,争取一批省、市农业重点项目并与园区挂靠,不断提高园区的辐射带动和科技含量水平,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切实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承载能力。全年园区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园区招商8000万元以上。
3、美丽乡村示范工程。按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明显、民俗文化等创建标准和“核-带-环”的创建思路,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陈炉古镇、金锁石林、王石凹工矿旅游、农业园区、305沿线等区域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美丽乡村,全力抓好16个市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打造“一核”周陵片区,“一带”305沿线、“一环”镇办大环线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全域景观。继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再整治、再提升”工作,以210国道、305沿线和宜上线、铜罕线为重点,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确保2015年全区一类村达到30个,二类村达到60个。
4、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测、认定工作规范化,年内申报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认定3个区级龙头企业。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指导、规范和提升工作,年内指导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10个,培育家庭农场10个。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开展“五有”社创建工作,年内规范化建设农民合作社30个,带动农户600户。规范家庭农场管理,培育家庭农场10个。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完成高级职业农民认定2人,中级职业农民认定30人,初级职业农民认定70人。
5、农业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农产品质量例行检测制度、农产品质量通报和黑名单制度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区、镇农产品监管机构,进一步落实农产品基地“一对一”监管。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整顿和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建立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和有效监管。新建农资经营示范店8个,新增产品可追溯企业2家。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及产品抽检力度,确保农产品全年合格率在96%以上。
----认真组织“科技下乡、为民服务”活动。大力开展良种补贴、测土配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保护性耕作和实用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00人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0期,培训农民10000人次,实名制培训1500人,申报省、市级农业科技成果奖各一项。
----农机化工作。严格落实“全价购机、县级结算、一卡到户”农机具购置补贴机制,完成年度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组织实施好2016年果库建设项目和省级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果园生产机械试验示范等项目,强化农机监管,杜绝农机死亡事故。
----土地确权及流转。按照省、市要求,基本完成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落实省、市土地流转奖励政策,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保障场所、人员、设备、经费四到位。
6、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工程。以公路主干线、城市郊区、旅游景点、文化名胜为重点,依托“玉华宫、陈炉古镇”两大景区,发展独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在旅游景区、城郊结合部和305沿线,依托三联樱桃、晨光庄园、欣之农采摘园等现有资源,以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农业观光园区、休闲农庄、农家乐产业规模水平,发展以农事体验、休闲采摘、观光旅游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带,形成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现代农业观光农业板块。
7、农业品牌建设工程。依托“一村一品”项目,支持已经形成区域规模主导产业,大力开展 “三品一标”认证,严格制定并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规程,围绕“四品提升(品相、品质、品位、品牌)”,开展品牌示范创建。创新产品推介方式,整合品牌资源,主打“印台苹果”、“三联世纪大樱桃”、“春雷鸡蛋”等品牌,提高市场认知度,走精品生产路子。加强与专业电子商务网站联合,搭建铜川印台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网络订购系统、冷链智能配送系统、生产基地透明化管理系统和果品绿色履历系统等,实现便捷订购、直供、终端冷藏、生产全程可视、质量追溯等,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品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
8、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继续在全系统开展服务能力提升 活动,以服务型机关创建和“三进三促一承诺”活动为抓手,在系统14个事业单位中开展“群众满意站所”评选活动,组织实施“读书月”、演讲比赛、论文评选、技能比武等活动,不断推进反腐倡廉、精神文明、政风行风、干部队伍四项建设。
㈢十大重点项目
1、晨光农业漫谷庄园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建成漫步林海休闲区、餐饮服务接待区、娱乐区、参与体验区、客户服务区等基础设施,并配套相关设施。
2、万亩中药材示范项目。依托光伏发电项目,在以王石凹、陈炉为重点的建设万亩油用牡丹生产基地。
3、金疙瘩园区建设项目。完成260万元的金疙瘩4000立方米保鲜库建设项目及配套设施。完成200万元的1500㎡的智能温室建设项目;建成农家窑洞30孔;完善园区200万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4、305沿线休闲观光项目。依托周陵2A级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景区,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导,沿305线朝阳红、曦馨山庄、大樱桃主题公园、大樱桃酒庄、周陵休闲垂钓园、盛东庄园、晨光农业、春河红、秀水山庄、欣之农、金疙瘩等服务企业,扩大规模,增加旅游设施、游乐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建立集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四位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打造休闲传统农耕文化游乐园。重点实施印台区晨光休闲农业品牌培育项目、印台区春河红休闲农业品牌培育项目及印台区广阳镇一乡一业示范镇建设项目。
5、500头奶牛场建设项目。建成总投资2002.4万元的鑫瑞丰奶牛规模养殖场。
6、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项目。实施投资100万元的屠宰厂质量安全控制改造项目和投资50万元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项目,建成农畜产品质检站,通过验收认证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视频监控体系建设。
7、农产品果蔬贮藏加工项目。完成总投资60万元的欣之农大棚设施基地改造提升项目,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吨果库1座,投资150万元建成10个百吨库建设工作;提升亿通玉米深加工品牌及营销工作。
8、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按照“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方针,抓好测土配肥工作,完成1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同时实施30万元的铜麦6号产业集成技术示范区建设项目,并做好铜麦6号推广种植及良繁田管理工作。
9、生猪产业联盟项目。以润民达康和养殖企业为主体,建立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猪产业联盟。
10、祖代原种猪场招商项目。积极争取荷兰海泊尔种猪公司总投资2亿元的祖代原种猪场项目落户我区。
四、2016年印台区农业局预算收支情况
㈠预算收支情况:
2016年,印台区农业局收入预算为 1020.7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1020.75 万元。支出预算为 1020.7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 782.58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 649.70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 33.6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99.20 万元;项目支出 238.17万元。
㈡印台区农业局“三公” 经费及会议费支出预算情况:
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及会议费支出预算共计 16.25万元,其中“三公”经费预算 14.22万元,较2015年压减 3.52万元,减少19.84 %。“三公”经费预算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压减3.06 万元,减少 31.29%,公务接待费压减0.46万元,减少 5.7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