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台区阿庄镇概况及机构设置情况
阿庄镇位于印台区东北部,距区政府35公里,处于三县交界处。东北与白水县交界,北与宜君县接壤,西南与红土镇相邻,东南与广阳镇接壤,总面积59.4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1200—1500米之间,地形为“两塬一川”。全镇下辖10个行政村,共40个村民小组,2760户10768人,耕地面积38000亩。全镇无厂矿分布,是典型的纯农业乡镇。
铜川市印台区阿庄镇人民政府内设“六办三站”,“六办”分别为党政办公室(财政所)、经济发展(市场监管)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维护稳定办公室(司法所)、宣传科技文卫办公室、人大主席团办公室;“三站”分别为经济综合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公用事业服务站。
二、印台区阿庄镇政府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调查研究并拟定适合本镇实际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搞好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产业布局。
2、编制镇级财政预决算工作,做好经费和划拨和核算工作。指导、协调、监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审计等工作。
3、巩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协调农业生产和农村多种经营及贸易工作。
4、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好科、教、文、卫、武装工作。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搞好民政和社会保障工作。
5、加强社会管理和综治维稳工作,维护全镇的稳定。
6、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2017年全镇追赶超越的重点任务
1、放大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一是加快南塬观光农业园区建设。依托金圪塔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现有的民俗窑洞、农家小作坊、百稼园、生态长廊、果蔬采摘大棚等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田园农庄。开工建设500㎡培训服务楼一座、100㎡电子商务工作室、150㎡农产品展销室、100㎡农产品检测室、150㎡包装车间、5000㎡文化广场停车场、500亩百稼园、200亩苗木基地。二是启动北塬旱地农业园区建设。依托现有的苹果、药材、干杂果、旱地蔬菜、养殖等产业基础,规划建设旱地农业园区,加强与高校科技合作,打造产、销、研产业链条,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建设北塬高标准苹果示范园2000亩、高品质中药材种植基地2000亩、干杂果栽植基地1000亩、旱地大田蔬菜种植基地1000亩走出一条旱地高效农业的新路子。三是推进川道花卉苗木长廊建设。依托绿艺、绿地、富民园3个苗木合作社现有苗木基地和阿庄川道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的有利条件,建设占地300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在阿庄川道继续扩大苗木繁育规模的同时,引进各类花卉种植企业,按不同区域布栽不同花卉的构想,将阿庄川道打造成彩色生态长廊。
2、发掘潜力,提升品位,加快休闲旅游开发
依托风电观光、震风寺传说,西沟岭生态乡村旅游项目等资源,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投资企业,全面启动阿庄西部休闲旅游景区建设工作。着力推进西沟岭乡村旅游项目游客服务中心、青荷谷、杜家塬跑马场、稻田印象等项目,完成阿庄-沟条塔道路硬化,完成震风寺旅游开发规划。利用毗邻林皋湖景区的位置优势,发展农家乐饭店和民俗手工品商店,带动三产服务业实现新突破。
3、科学布局,完善功能,推进美丽镇村建设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总抓手,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基础,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支撑、社会公共服务、特色服务建设等项目,以“五创建”、“三评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2017年完成阿庄、汉寨2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富红路沿线区域为重点,巩固提升塬圪塔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以阿庄河河道治理项目为契机,对镇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改善镇区人居环境;加大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镇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宜居优美小镇,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实施好“八个一批”扶贫工程,落实好各级干部精准结对帮扶责任。突出做好产业扶贫,打造北塬千亩苹果、下庄千亩中药材种植、小庄、长峪千亩干杂果、湫洼生态养殖、川道花卉苗木、北塬旱地蔬菜六大产业基地,推行“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生产发展模式,通过入股分红、劳务就业、土地流转、合作种植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达到脱贫标准。着力落实好移民搬迁政策,严格执行“三条”红线和两率标准,通过入镇一批、进城一批,全面完成194户652人的搬迁任务。全面实施阿庄、小庄、长峪、下庄四个村的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确保整村脱贫硬件设施达标。到年底实现全镇198户631人稳定脱贫,小庄、下庄、长峪3村整村摘帽脱贫。
5、强化机制,防微杜渐,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依托网格管理,综合运用教育、疏导等办法,及时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积极引导信访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确保“两率一度”宣传覆盖率达到100%。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使化解率达90%以上,实现重信、重访率不超过总量20%,到市、赴省集体访和进京上访按期接返率100%,中省市交办信访案件年结案率达到100%。持续做好“红袖章”巡逻工作,加大巡查力度,持续巩固“三无”镇办创建成果,保障辖区社会稳定。
6、创新思路,打造亮点,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以“弘扬秀明精神”为主线,以党建本质提升为核心,以党建“四化”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着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争创全区党建示范镇。一是促进阵地建设标准化。在2016年度“清零行动”基础上,完善提升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水平。对照“九室”要求,内部进行规范、合理、科学的布置,突出党建主题,在村主要干道、巷道等显要位置,设置党建工作宣传牌,营造浓厚氛围,实现村级活动场所面积达标、部室齐全、功能完善、氛围浓厚。以湫洼村为示范点,以点带面,重点打造塬圪塔、汉寨村级活动场所,辐射带动其他村整体提升。二是促进支部生活制度化。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要求,抓好支部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准则》《条例》等党纪法规的学习,不断强化“四种意识”,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真正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团结凝聚群众的主体作用。推进村级议事决策民主化,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提高村级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三是促进队伍建设规范化。着力抓好“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担当作为、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在村级换届中,注重把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作风扎实、群众认可的优秀同志选上来,配强“两委”班子,筑牢战斗堡垒。加强党员队伍管理,认真执行《镇村干部管理十要十不准》,全面推行“三评三定”量化积分管理,促进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提升。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注重在返乡青年、种植养殖大户、产业带头人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解决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四是促进作用发挥最大化。围绕服务“追赶超越”主题,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满意率。开展“党旗引领当先锋”活动,即在农村开展争创致富先锋党组织和党员、在机关和窗口单位开展争创服务先锋党组织和党员、在“两新组织”中开展争创带富先锋党组织和党员活动。深化“阳光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进一步丰富承诺内容,完善定诺考诺办法,确保承诺事项兑现到位。推广“党组织+经济组织+贫困户”和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的带富模式,有效发挥党建对脱贫攻坚的引领作用。
7、落实责任,从严从紧,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两个责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知责、明责、履责,既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持续保持反腐倡廉高压势态,做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驰而不息抓下去。加强干部监管,严肃查处慵懒不为,廉而不勤,不愿担当,当老好人,混日子的行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党的优良传统、法律法规和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加大惩治力度,以查出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重点,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四、2017年部门预算收支情况
(一)预算收支情况:
2017年,阿庄镇政府收入预算为4839064.00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839064.00元。支出预算为4839064.00元。其中基本支出4819064.00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3735824.00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84000.00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619240.00元;项目支出20000元。
(二)部门“三公” 经费及会议费支出预算情况:
2017年“三公”经费预算及会议费支出预算共计140000元,其中“三公”经费预算120000元,较2016年压减12000元,减少 9%。“三公”经费预算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压减12000元,减少19%,公务接待费压减0元,减少0%。
(三)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2017年, 阿庄镇人民政府收入预算为4839064元,较上年增长17 %,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预算,主要原因是预算拨款增加709164元。
2017年, 阿庄镇人民政府支出预算为4839064元,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4819064元,占支出总额99.59 %,项目支出20000元,占支出总额0.41%。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较上年增长17 %,原因同上。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2017年本部门的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484000元,比2016年预算减少279000元 , 减少36.57%。
(五)政府采购安排情况说明
2017年本部门政府采购预算共180000元。
五、专业名词解释
(一)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表:铜川市印台区阿庄镇人民政府2017年部门预算公开表格.xls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