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号建议的复函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6-22 16:39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农村局

类 别:A

签发人:杨红刚

                             对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号建议的复函 

王战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以来,全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决策部署,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农业特色产业成效显著。
  一、聚力“三个集群”,强化产业带动
  按照“3+4”农业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联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的五联模式,以做强优质苹果、高效畜牧、设施农业为主,以现代育种、苗木花卉、道地药材、乡村旅游为辅,形成了“一产业一龙头、一基地一主体、一镇一主导、一户一产业”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大力发展苹果产业集群。以陕果集团为龙头,着力推进果业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推行新技术、新砧(zhen)木、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三新”模式,培育了“九州龙”“奇威”等果业名优品牌。新建气调库10个,全区果品储藏能力达到3万吨以上;建成省域外“印台苹果”品牌直营店9家,京东云仓暨产地运营中心落户,苹果产业带动53个村,1002户脱贫户亩均年实现增收300-500元。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连续七年超过万元。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现代苹果产业三十强县”等称号。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产业集群。坚持“生态、高效、品牌”理念,突出“质量、安全、效益”导向,形成了以大北农集团、英联集团为引领的生猪产业集群,以大匠农科为引领的蛋鸡产业集群,先后实施了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有机肥生产等项目,大北农生猪养殖基地和扩繁场建成运营,3个育肥场正在加快建设,畜牧业发展正在经历从“小而散”向“大而专”的转变。以肉牛产业联盟为主导,打造万头肉牛产业集群,带动72个村3903户脱贫户;以大北农为主体,打造万头生猪产业集群,不断发挥周陵科技示范园区作用,带动全区72个村3903户脱贫户全覆盖。三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建成省市区级农业园区16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7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5家。鹏大、欣之农等现代农业规模持续壮大,累计发展设施蔬菜1300余亩,“绿万家”牌蔬菜等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荣获“中国果菜产业优质农产品十强区”称号。以供港集团为引领,发挥鹏大、欣之农、金圪塔设施农业基地示范效应,带动21个村222户贫困群众。同时,发展以红土、阿庄、金锁为主战场,打造千亩设施蔬菜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年种植百万个菌棒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32个村819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500元,向脱贫户提供务工岗位51个,人均实现年增收2.1万元。
  二、聚力“三级”统筹,优化利益链接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精准脱贫的突破口,先后出台了村集体经济管理运行“一个方案两个办法”及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意见》《资产管理制度》《风险防控管理办法》等文件。同时,整合资源,创新模式,集体经济呈现质效同升发展态势,实现了农民增收有保障、农村发展有后劲、农业增效有路子。一是按照“区运营、户受益”原则,以“龙头企业+村集体+脱贫户”模式。坚持运营在区、确权在村、受益在户,成立了区级运营平台,实施万头肉牛、光伏扶贫等项目,确保群众有收益、集体有积累。截止2021年12月底,全区村集体收益累计达4500余万元,带动全区72个村3903户脱贫户增收,户均累计收益达到了1万元以上。二是按照“镇统筹,户受益”原则,以“产业基地+村集体经济”模式,由镇统筹,打破村域界限,将产业嫁接到当地有活力的企业(合作社)经营,阿庄镇、金锁关镇、广阳镇、印台街道发展高标准苹果示范园、食用菌、中药材加工等项目,持续带动31个村集体经济1313户脱贫户稳定增收,户均增收200-500元。三是按照“村监管,户受益”原则。以“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模式,结合村组实际,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简单、能吸收当地村民投工投劳的项目,确保村村有实体、群众能参与。全面消灭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村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以上的有57个村,50万元以上的26个村,100万元以上的7个村,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20个。其中阿庄村在积极推进“三变”改革成果下,通过外出学习并结合本村实际,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经营性生产队和公益性服务队,设立书记兼理事长的理事会、监委主任兼主任的监事会,趟出了一条“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的“一心一社两队”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路。使村集体经济三年迈出三大步。2019年集体经济收益50多万元,摘掉“空壳村”帽子;2020年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19.5万元,跻身全市集体经济强村,2021年8月中旬,全省推进“三变”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陕北片区)现场会,作为全市唯一村级代表做了经验交流,受到全省高度肯定和赞扬。
  三、聚力“园区创建”,夯实农业基础
  按照“园区大建设、农业大发展”的思路,梯次推进镇级、区级、市级、省级园区提档升级,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建园宗旨,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突出、现代要素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要求,推进“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园”的建设格局,突出“点”上特色,强化“线”上优势,展现“面”上效应。周陵园区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是全市唯一拥有双“国字号”的现代农业园区。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按照《陕西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规划编写要求,我们编制了《铜川市印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中心五基地”的产业功能定位。即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现代果业示范基地、现代中药材示范基地、数字乡村建设示范基地、三产融合示范基地。目前,农高区发展规划已通过市级评审。二是坚持基础优先。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周陵园区核心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健全,周陵农产品加工园一期1.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二期冷链物流标准化厂房、园区污水处理厂正抓紧建设。三是坚持龙头带动。引进的大匠农科、九州果业被评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大匠集团蛋鸡养殖规模排名西北第一、位居全国第三;鹏大实业、三联果业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抢抓国家构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政策机遇,引进以英联无抗饲料为龙头,包括饲料作物种植、扩繁育种、生猪养殖、生猪屠宰等11个子项目的生猪产业链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四是坚持科技赋能。加强园区大数据资源整合,为园区智慧化建设、智能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平台服务,建成温度、湿度等数据监测站63个,为园区科学决策、智慧管理提供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了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加强与郑州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引进专家大院、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5个,形成了产、学、研为一体的发展格局。
  下一步,我局将以本次人大建议回复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紧盯项目强投入。紧盯中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难得机遇,提前谋划、经常对接,实施好今年18个产业项目,确保按期完工,达到预期效益。二是紧盯增收建集群。持之以恒坚持“3+4”农业产业思路不动摇,在补链强链上求突破,在农民增收上提水平。下茬做优现代果业产业集群,做大高效畜牧产业集群、做强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做精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强力推动粮食安全、种源基地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建设智慧农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等重点工作。三是舞动龙头强联结。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在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联结、家庭农场融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上要有明显突破。紧盯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任务,以强化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为重点,努力实现农业产业链群化、创新发展数字化、产品质量品牌化。
  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们工作予以支持。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1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农村局          0919-4182133




网络编辑:印台区
信息审核:印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