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号建议的复函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6-06 16:49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农村局

类 别:A

签发人:杨红刚

对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号建议的复函

陈小娟代表:

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对种养殖户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提出的宝贵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养殖户送政策、送技术、送指导、送培训力度的建议》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您的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政策支持方面​

近年来,我们持续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种养殖户的优惠政策。在财政补贴上,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直接惠及养殖户,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为种养殖户提供低利率、无抵押或低抵押的贷款服务,缓解了种养殖户融资难题。同时,为降低种养殖户经营风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保险全覆盖。关于您提出的中药材连翘种植补贴、玉米青贮种植补贴、肉羊保险和肉羊养殖标准化园区建设补助的政策需求,因为中省市均没有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因此暂时还无法实现惠及。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一方面,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利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农村广播等渠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解读政策,制作政策明白卡、宣传手册,组织政策宣讲团深入村组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确保种养殖户及时、准确了解政策内容。另一方面,简化政策申报和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利用数字化政务平台实现线上申报、审核,提高政策落实效率。此外,根据农业发展新形势和种养殖户实际需求,研究制定更多针对性强的政策,如绿色农业发展补贴、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扶持政策等,为种养殖户提供更全面的政策保障。​

二、关于技术服务方面​

近年来,我局坚持把打造一支优秀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持续优化“引、育、用、留”为一体的“农业农村”人才建设发展体系,培育了一大批“农技干部”“高素质农民”“乡土能人”,近三年来培训以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产业指导员、乡土人才为主的致富带头人900余人次,累计认定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6名、培育高素质农民550名,命名表彰最美产业致富带头人18名、最美科技特派员15名,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队伍保障。并建立了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主体,科研院校、企业、合作社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技术服务网络。挂牌成立了4所产业技术研发中心,20个产业技术服务站。灵活引进各类农业专家人才7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人,具有正高级农业职称的4人,副高级农业职称的4人;与西农合建了杨公社生猪专家工作站等5个工作站,与我区建立了产业长期指导帮扶机制。每年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300场次,培训种养殖户1万人次,内容涵盖新品种种植、科学养殖、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同时,开展 “科技特派员下乡”活动,全局选派40名科技特派员与种养殖户结对帮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西农大和区内多家企业开展农业关键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最先进农业技术,如青砧苗木、液蛋加工、数字技术应用等,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质量,我们将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加大农技人员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先进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同时,完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农技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此外,依托印台智慧农业APP搭建农业技术线上服务平台,整合专家资源,为种养殖户提供在线咨询、远程诊断等服务,实现技术服务全天候、零距离。还将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扩大惠农政策覆盖范围和指导帮扶覆盖面,对偏远地区、小规模种养殖户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建立种养殖户需求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线上留言等方式,及时了解种养殖户的实际需求,提高指导帮扶的精准性。此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为种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如联合商务部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等。​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为我们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加大对种养殖户送政策、送技术、送指导的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印台区农业农村局     0919-4185212


网络编辑:王巍钧
信息审核:曹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