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第十届三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4-05-27 08:54

铜川市印台区司法局

类 别:A

签发人:贺国杰



对区政协第十届三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复函

耿美玲委员:

收到您《关于加强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助力法治印台建设的建议》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提案办理小组,调研商议,改进措施。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区司法局立足职能,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全区现有法律服务机构7个,为区法律援助中心、区公证处、律师事务所3家、法律服务所2家,共有从业人员29人。基层司法所9个,工作人员25名,人民调解委员会103个,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114人,配备村(社区)法律顾问40人,培养法律明白人450人。印发《印台区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服务平台,制作法律服务公示牌,发挥法律便民服务热线、智能终端机、平安通等平台作用,全面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互融互通,目前全区已建立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全覆盖。2023年以来,全区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 271件,挽回各种经济损失55.6万元;接待群众来访1430余人次,接听法律服务热线电话798个。网络平台应用中共开办“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78期、“法治印台”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普法信息273篇,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累计咨询931次,平安通小程序法律咨询1194件,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632件,调处成功631件,调解成功率达99.8%。村(居)法律顾问审查合同2234份,提出整改意见160条,举办法治讲座12场,提供法律咨询367余人次,参与调解纠纷41件,有效发挥法律服务前沿作用。

二、存在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积极工作,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但您提出的问题还确实存在。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全区组建普法志愿队、法律服务团等法律服务队伍,配备专业人员,组织各类教育培训,不断增加法律服务有效供给,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但还是存在律师、公证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法律服务队伍结构有待加强,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人员法治素养有待提升。

二是公共法律服务作用发挥不够显著。区司法局按照司法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强对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管理,不断规范法律服务流程和评价标准,但在实际作用发挥中,因宣传覆盖面不高,有的群众获得信息渠道不畅,智能终端机操作要求较高等原因,网络平台、法律顾问等服务功能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三是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不够均衡。虽然网络平台已经实现区域全覆盖,但因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个别偏远地区公共法律服务还是跟不上,群众遇到法律问题还不能第一时间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一是优化法律服务队伍。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建立法律服务人才资源联动机制,优化专业服务配置,促使各法律服务主体之间互促共进,优势互补。同时加强培训学习,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学习培训,定期通过集中授课、线上学习、知识测试、绩效考核等形式进行常态化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法律服务队伍人员政治素养、法律水平和实战技能。

二是健全法律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规范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制定公共法律服务流程,确保服务流程和评价标准统一。加大对现有法律服务机构的扶持,落实经费保障,优先向基层法律服务所指派法律援助民事案件,通过优先供给,提升法律服务所案件代理量。广泛吸引人才,采取激励机制,鼓励系统干部考取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选派系统干部跟班学习公证业务,充实法律服务机构人员,提升法律服务机构影响力和法律服务水平。

三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加强联动协调,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在普法宣传、诉源治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建立业务协作机制,合力提供法律服务,有效配置法律服务资源向偏远地区倾斜,实现法律服务队伍均衡发展。以法律服务终端、智慧调解系统、平安通等线上平台为依托,融合线上线下法律服务,适时更新工作动态,确保区域内信息数据共享,服务高效便捷。建立“公共法律服务流动工作站”,为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的村民解答法律咨询,及时提供贴心服务,真正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感谢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铜川市印台区司法局

2024年5月2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印台区司法局     0919-4180203


网络编辑:印台区
信息审核:印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