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区教科体局 发布时间:2024-06-11 09:04

铜川市印台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类 别:A

签发人:黎瑞


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复函

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寄宿制学生管理关心关爱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寄宿制学校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将距离学校较远、往返不便的学生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为学生节约了时间,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科学地培养寄宿制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有利于巩固现有教育成果,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我区寄宿制学校基本情况

铜川市印台区共有中小学校23所(含教学点7所),其中寄宿制学校11所、寄宿生951人。其中寄宿制小学7所,共有寄宿生214人;共有寄宿制初中3所,共有寄宿生723人;寄宿制职业中学1所,寄宿生14人。

二、目前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时,不能主动谦让。二是新住校的学生文明礼貌差、生活卫生习惯养成也比较差,寄宿制学生行为规范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三是学习主动性不够好,学习习惯方面较差,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

三、问题原因分析

1.学生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谦让,对有困难同学不能主动帮助。其原因在于受不良影视、不良家庭教育影响,常有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冲突家长却不能正确对待的现象。

2.部分学生和别人交流中还没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尤其是课后和校外;有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一方面由于部分家长对学生卫生要求、使用礼貌用语要求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较差。

3.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薄弱。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关,还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关,有些教师存在重视优等生,忽视后进生的现象,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当然这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加上个别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教育往往是堵得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少。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

四、寄宿制学生管理的措施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月月抓,天天抓,时时抓,形成上下合力,常抓不懈。

(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科学管理

各校园根据学校实际,一是制定了包括宿舍纪律要求、宿舍作息制度、宿舍清洁卫生制度、宿舍内务要求、宿舍评比表彰制度等,用制度规范住宿生的行为,从而使住宿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实行宿舍管理责任制,详细规定了宿舍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细则,责任到人;三是制定了有效的宿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到值班日志、巡查记录、学生请假登记等记录详细、准确,确保学生在校安全。通过各项制度,从生活能力、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对寄宿生实行分层管理

在寄宿制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各校园都分别制定了一系列的养成规范,对住宿生实施分层、分级管理,促使学生将认识转化为实践。如市五中将管理体系化,校长-分管领导--教育处--宿管老师--学生楼长-学生舍长,自上而下逐一落实,做到层级分明,管理有效。宿管老师必须按规定巡视各楼层宿舍,留心学生纪律及卫生等动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此外,定期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实地走访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告知家长学生各方面情况,和家长探讨学生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三)加强寄宿制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所有的寄宿制学校都配有宿舍管理员,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做好住宿学生管理工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生活能力,如刷牙、洗脸、叠被、打扫宿舍等,同时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还要逐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拓宽了学生的交往群体,犹如一个小社区。结合班集体、宿舍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四)加强对寄宿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但体现了寄宿制学生的文明程度,而且还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1.学校定期开展以卫生知识、文明举止、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如“爱我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我做起”,引领学生自觉参与实践。

2.不定期召开楼长舍长会议,进行宿舍管理培训,让学生参与到宿舍管理中来,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学校每周对宿舍进行内务、清洁的评比,公布结果,评出“周文明宿舍”,颁发锦旗,每个学期期末统计,评出优秀舍长,优秀社员与班干部、优秀学生一同表彰奖励。

3.不定期对各班学生开展个人卫生检查,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日益加剧的学习压力,社交压力,学生的思想负担越来越重,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各校园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做实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特殊学生群体。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利用班团队课、综合实践课等,遵循各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渗透情绪调节、学习解压、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

2.充分发挥班主任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作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后进生、单亲等特殊学生群体。通过单个作业辅导、谈心谈话等形式给孩子们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的关爱,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3.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兄弟学校、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优秀心理辅导案例,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六)不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

结合“双减”政策落实,在关心辅导寄宿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外,为促进寄宿生个性成长,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成立了美术、文学、音乐、体育等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课程,让孩子们既强健了体魄,又提高了艺术素养,增强了学习、生活的信心和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之,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不断地优化育人环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进行管理,更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家长的悉心配合。只有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齐头并进,才能达到良好养成教育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铜川市印台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2024年6月4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铜川市印台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0919-4183293


网络编辑:印台区
信息审核:印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