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印台区农业农村局 |
类 别:A |
签发人:杨红刚 |
对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复函
张柯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区现代农业生产的的建议》(第1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全区粮果菜种植规模分别为15.58万亩、13.3万亩、1.2万亩,产量分别为4.51万吨、15.5万吨、1.7万吨,农林牧副渔增加值为5.8289亿元,同比增加4.1%。畜牧渔业系统坚持“生态绿色化、生产高效化、产品优质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实干担当,推动了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区自2020年启动农业品牌振兴行动以来,已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有机认证产品2个,绿色食品7个、全国名特优新产品6个,其中“印台苹果”地理标志注册时间为2018年5月,有效期至2028年5月,曾多次荣获部、省级优质农产品奖。
二、办理情况
(一)畜牧渔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2024年全区生猪存栏7万头(能繁母猪1.35万头)、出栏生猪22.7万头(仔猪20.2万头),家禽存栏115.5万羽(蛋鸡95.5万羽、肉鸡20万羽)、出栏家禽102.6万羽,牛羊存栏1.3万头、出栏0.46万头,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0.65万吨、1.21万吨、0.1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610吨。全年涉畜项目完成投资3247.7651万元,1万吨蛋鸡预混料生产线、稻蟹水产养殖、琳乔水产品初加工基地、润民达康屠宰生产线改造提升等项目建成投用,爱德福5万羽蛋鸡标准舍、3000吨肉品分割项目、800吨蛋粉加工生产线已完成主体建设,全区畜牧产业“养加销”基础日趋完善。英联生猪饲料产能加快释放,反刍饲料西北地区供不应求,“同官鲜”冷鲜肉礼盒火爆春节市场;“春蕾”牌鲜蛋、液蛋、变蛋、松花蛋、咸鸭蛋连续三年销售收入超过2.4亿元;鑫瑞丰公司利用富余牛奶产能,打造的“同康源”鲜牛乳获得消费者青睐;“润琳乔”鲈鱼、大闸蟹等水产品走上铜川群众餐桌。
(二)培训力度的问题
一是以全国农业科技先行县创建为抓手,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集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成果转化、集成示范等为一体的全方位共建协议。挂牌成立了4所产业技术研发中心,20个产业技术服务站。灵活引进各类农业专家人才7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人,具有正高级农业职称的4人,副高级农业职称的4人;与西农合建了杨公社生猪专家工作站,与我区建立了产业长期指导帮扶机制。二是围绕农技推广、畜牧兽医、农村电商等内容,量身打造主题鲜明的“靶向学习”培训800余人次。先后涌现出育种专家赵树良、果树专家陈善美、畜禽能手张晶、食用菌专家朱慧及有着“猪妈妈”爱称的养猪能手张文娟等一批身边学习典型。三是建立了一支由70人组建的涵盖果业、粮油、植保、蔬菜、农机、畜牧、防疫等全系农技干部队伍,年均开展各类培训500余场次,受训农民群众近3万人次。先后认定优秀初中高级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430人次。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创办领办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协会等经济实体200余家,带动500户脱贫户从事各类农业产业,2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有效激发实用技术人才活力和创业热情。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种植业股
一是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小麦宽幅沟播、玉米“5335”、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苹果青砧栽培以及“铜麦6号”等良法良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二是根据土地资源属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深度挖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优化耕地功能区,分区域大力发展粮食、林果、蔬菜、畜牧等产业,同时结合农村劳动力现状,开展“一镇一站点”社会化服务,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畜牧股
一是加强仔猪扩繁、生猪育肥等环节产能监测,及时启动响应措施,稳定生猪产能,确保以润民康源、大北农为主的生猪饲养规模稳定在15万头左右。扎实做好奶牛、肉牛养殖补贴,确保以秦牧鑫丰、鑫瑞丰为主的牛饲养规模稳定在5000头左右。要促进家禽养殖高质量发展,确保以大匠蛋鸡、勤丰肉鸡为主的家禽饲养规模稳定在200万羽左右。二是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不动摇,积极争取、落地、实施、引进一批畜牧渔业产业项目。依托省级农高区招牌、农产品加工园标准化厂房和生猪饲料产业完备基础,积极招引熟食、副产物综合利用等精深加工企业;支持英联饲料开拓市场。加强与西农大专家团队合作,提升水产品、乳制品初加工水平,助力琳乔、鑫瑞丰公司做大做强“润琳乔”“同康源”品牌,加快蛋鸡行业协会组建,加强区内资源整合,依托回收纸品资源、闲置厂房谋划建设蛋托生产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三是时刻绷紧弦,综合施策、常抓不懈。树立系统性风险防范意识,落实各方责任,增强人防意识,确保强制免疫、检疫调运、监测净化、清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落实落地,有效防范疫情风险。
(三)质检中心
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渠道,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农产品资源,积极支持、引导具备有意向、有条件的生产主体开展绿色、有机、全国名特优新等优质农产品申报,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两品一标”品牌,鼓励生产主体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缩短流通环节,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通过生态种植提升产品附加值。
(四)科教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围绕您提出的关于连翘种植、玉米种植、肉羊养殖及区域内主导农业产业,重点做好一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充实队伍,保持人员相对稳定。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战略合作关系,柔性引进1-3个专家团队帮助产业提升和涉农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招引一批专业对口的优秀大学生到农技服务机构工作,满足农业推广工作所需,为全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二是创新机制,激发农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开展青年技能人才帮带机制,组织开展基层技能人才“薪火相传”“师徒结对”等活动,提高农技干部的整体水平。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制、目标责任制等,使农技干部自觉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与生产实践,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技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工作,坚持每年开展知识更新工程培训,抓好农技干部继续教育和高素质农民实习培训基地建设。并注重乡土人才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评选一批最美致富带头人,引导这些“领头羊”“土专家”不断提高素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铜川市印台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区农业农村局 0919-41852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