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SYTQ-2025-002999 主题分类:  区政府办文件
发文机构: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文号:  铜印政办发〔2025〕2号
发文日期:  2025年03月17日 发布日期:  2025-03-17 19:15
公文时效:  有效 发布机构:  印台区人民政府
索引号:  TCSYTQ-2025-002999
主题分类:  区政府办文件
发文机构: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文号:  铜印政办发〔2025〕2号
发文日期:  2025年03月17日
发布日期:  2025-03-17 19:15
公文时效:  有效
发布机构:  印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细化分解2025年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来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17 19:15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管委会,区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驻区各有关单位:

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指导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的庄严承诺。现就《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予以分解,请各责任单位抓好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2025年年度目标

1.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区发改局负责)

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区经科局负责)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区发改局负责)

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区发改局负责)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区经科局负责)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5%左右。(区财政局负责)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区人社局负责)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9.力争“十四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4%。(区发改局负责)

1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二、2025年重点工作

(一)强化项目建设,聚力扩大有效投资

11.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项目资金12亿元以上。(区发改局、区财政局负责)

12.完善“6+3”产业链“链长”制,抢抓东部产业战略性转移及西安周边产业外溢机遇,做强园区配套,盘活闲置资源,建强合作平台,进一步健全完善招商图谱,以投行思维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组合拳”,着力招引一批能级强、贡献大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区对外经合中心、各产业链牵头单位负责)

13.全年签约项目80个以上,市域外到位资金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的10%以上。(区对外经合中心负责)

14.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0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以上。(区发改局负责)

(二)加强有效供给,聚力推进消费挖潜提质

15.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抢抓“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机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办好特色节庆促消费活动,继续发放电子消费券,积极培育健康、养老、托幼等多元消费场景。(区经科局负责)

16.用好区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电商人才培训,鼓励企业开展网络直销,线上交易额突破2.5亿元。(区经科局负责)

17.统筹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下大力气盘活闲置底商2万平方米、商品房去库存300套,着力打造姜女祠夜间经济、三里洞火锅串串、宋塔棚改周边文体用品等特色街区。(区经科局、区住建局、城关街道办、三里洞街道办、印台街道办负责)

18.“一景区一主题”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每季度组织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负责)

19.实施玉华宫文旅融合体育运动场项目,打造集冰雪体验、避暑康养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区教体局、金锁关镇政府负责)

20.深挖陈炉古镇“四个金字招牌”文化资源,建成陶瓷烧制技艺国家非遗保护展示、耀瓷技艺数字展示中心、云观山居特色民宿等项目,打造耀瓷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陈炉镇政府负责)

21.开放运营王石凹工业遗址“地心穿越之旅”,加快推进金锁关石林景区温泉康养、旅游道路提标改造等项目,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和冰雪经济,用“文旅流量”带动“消费增量”。(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教体局负责)

22.抢抓我市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青砧无支架矮化密植苹果综合试验示范园”机遇,持续推进青砧苗木出口。(区农业农村局、区果业发展中心负责)

23.鼓励陕外经贸在印公司拓宽订单,拉动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以上。(区经科局负责)

24.深化“印亭”协作,主动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开展产销对接,精心组团参加丝博会、农高会等商贸活动,推动“印台苹果”等更多特色产品走出陕西、销往全国。(区发改局、区对外经合中心、区经科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果业发展中心负责) 

(三)调优产业结构,聚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25.指导永红煤矿持续加强智能化系统改造提升,年内升级为二级标准化矿井;加快乔子梁煤矿地上地下同步升级改造,年内通过标准化验收并实现复工复产。(区煤炭局负责)

26.建成鑫瑞源、金裕泰2个煤炭“洗储销”项目,洗煤能力突破1300万吨。(区煤炭局、金锁关镇政府、红土镇政府负责)

27.建成润鑫和恒泰汇能两条年产200万吨骨料生产线,公司化、规范化推进坩土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坩土骨料产业向工艺绿色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链条化发展。(区经科局负责)

28.建成年产1.2万件耐高温合金铸件加工、年产15万吨铝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加快实施天力复合新材料、年产1万吨电力装备铸造项目,力促顺金园区工业产值突破30亿元。(区经科局、顺金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对外经合中心、区交通运输局负责)

29.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市铝产业链布局,加快盘活雷家沟闲置厂房资源,积极招引再生铝、铝加工等企业入驻,做大铝产业规模。(区经科局、顺金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

30.建成康富佳洋储能电站,推动陕经协独立储能项目和中电建等4个风电项目落地实施,做大“风光储”新能源产业规模。(区发改局、区经科局负责)

31.实施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培育倍增计划,建成投用210所规模化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航天装备保障基地,着力打造军民融合“平台试验”“生产配套”和“仓储物流”三个基地。(区发改局负责)

32.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发力,挂牌成立区数字应用治理研究院,加快打造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争取数字经济规上企业实现“零突破”。(区数据局负责)

(四)筑牢“三农”根基,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33.建成1.23万亩高标准农田,强化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和“撂荒地”整治,耕地面积不少于18.2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负责)

34.建成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争创国家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区。(区水务局负责)

35.加快实施周陵农产品加工园冷链物流、污水处理配套等项目,设立农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平台,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周陵农业园区管委会负责)

36.加快推进2万亩苹果新优品种全产业链、苹果新品种研发推广中心等项目,着力打造渭北旱塬“双瑞”产业带核心区,进一步提升“印台苹果”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区果业发展中心负责)

37.大力发展高效畜牧产业,全年饲养生猪突破15.5万头,生猪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亿元。成立蛋鸡产业协会,建成蛋鸡预混料、蛋黄粉和蛋白粉加工、肉品分割加工生产线,提升畜禽产业“养加销”能力。(区农业农村局、周陵农业园区管委会负责)

38.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精准落实兜底保障和开发式帮扶措施,持续巩固提升衔接成果。(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39.深化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完善涉农产业利益联结和联农带农机制,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推广应用“陕农经”平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5%以上。(区农业农村局、各涉农镇办负责)

40.持续完善“三个一”经营体系,加快“农机+农技”服务站点建设,提升改造区集采集配中心,设立配送网点20个,打造集农产品交易、物流配送、仓储冷链为一体的农产品综合服务基地,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社负责)

(五)深化改革创新,聚力激发经济活力

41.深入谋划开展一批“小切口”改革举措,加快区属国企综合改革和市场化转型,带动营收加快增长。(区财政局负责)

42.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做好低效土地再开发和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力促工业“标准地”出让实现零突破。(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经科局负责)

43.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建设,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44.加快建设省级农高区。(周陵农业园区管委会负责)

45.推进铜麦种业、青砧种苗、生猪种源核心技术攻关,力促苹果免套袋膜剂等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区农业农村局、周陵农业园区管委会、区果业发展中心、区经科局负责)

46.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区经科局负责)

47.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5%以上。(区经科局负责)

48.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拥有量及商标有效注册量增长5%以上。(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49.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拓展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范围和功能,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及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区发改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

50.健全企业获贷“白名单”制度,搭建平台破解企业融资和银行放贷“两难”问题。(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负责)

51.新增“五上”企业15家以上。(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住建局负责)

(六)推进城乡融合,聚力拓展发展空间

52.实施宋塔二期棚户区改造和东街片区提标工程,完成二马路道路“白改黑”和10座城市桥梁病害治理项目。(区住建局负责)

53.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同步做好拆后系统治理工作,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区自然资源分局负责)

54.稳步推进停车场、充电桩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小区适老化改造和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管理。(区住建局、区发改局负责)

55.巩固拓展“国文国卫”创建成果。(区提升办负责)

56.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成户厕改造200户,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57.“一村一策”实施好3个省级示范村、7个市级重点村改造提升。(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58.制定“一镇一策”事项清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商贸强镇和文旅名镇经济体量。(区发改局、各镇办负责)

59.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2天。(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60.常态化开展河道“清四乱”,确保出境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水务局负责)

61.扎实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区生态环境分局、区自然资源分局负责)

62.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完成营造林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区自然资源分局、区水务局负责)

63.推进环保产业园低碳近零碳试点区建设。(区经科局、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64.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七)强化服务保障,聚力增进民生福祉

65.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900人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15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区人社局负责)

66.开工建设城关幼儿园二期项目,完成11所公办幼儿园改造提升,在三里洞小学探索推行“名校+”办学模式,巩固拓展“两项创建”成果。(区教体局负责)

67.深入开展“百名专家赶大集,千名医生下农村”巡回义诊活动,加快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建成34个村级孙思邈卫生室,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区卫健局负责)

68.健全完善陈炉陶瓷协会,实施金锁关城遗址修缮工程,推动陈炉北沟、印台济阳争创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办好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区住建局、区教体局、金锁关镇政府、陈炉镇政府、印台街道办、区文联负责)

69.强化医保基金使用监管,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区医保局负责)

70.建成投用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区残联负责)

71.完成区中心敬老院提升改造,建成城关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区民政局、城关街道办负责)

72.深化殡葬领域专项整治,建成投用城市公益性公墓。(区民政局负责)

73.扎实做好弱势群体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区民政局负责)

(八)统筹发展和安全,聚力营造安稳环境

74.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用好安全风险防范“六张清单”,加强煤矿、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强基补短,完成28条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区应急管理局、区煤炭局、区交通运输局负责)

75.加快完善“数字+应急”治理体系,谋划实施应急实训基地等场景化项目,不断提升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应急指挥和预防处置能力,争创省级综合减灾试点区。(区应急管理局、区数据局负责)

76.加强金融领域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区金融发展中心、区公安分局负责)

77.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强政府投资绩效评估和审计监督,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发改局负责)

78.持续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区教体局负责)

79.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80.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用好“分诊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531”立体网格治理等机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清查整治、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和“护校安园”四大行动,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区信联办、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区教体局负责)

81.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印台。(区公安分局负责)

各责任单位要对标区《政府工作报告》分解的各项工作任务,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闭环式谋划好全年工作。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对确定事项亲自过问、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一线调度、靠前指挥,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责任单位应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3日前将确定事项的工作进展情况报区政府办督查科,并对照既定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逐项注明当前进展状态(即“已完成”、“序时推进”、“推进缓慢”、“无进展”4种类型)。对“推进缓慢”、“无进展”的事项,责任单位要做出情况说明。区政府办公室对《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事项采取电话询问、明查暗访、实地调研等方式跟踪督办,定期通报,通报内容直面问题、见人见事,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的单位将严格按照《铜川市印台区督查通报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予以通报批评。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7日


网络编辑:王巍钧
信息审核:曹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