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TCSYTQ-2012-000696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文件 |
发文机构: |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 发文文号: | 铜印政发〔2012〕26号 |
发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12-12-14 11:27 | |
公文时效: | 发布机构: | 印台区人民政府 |
索引号: | TCSYTQ-2012-000696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文件 |
发文机构: |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
发文文号: | 铜印政发〔2012〕26号 |
发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12-12-14 11:27 |
公文时效: | |
发布机构: | 印台区人民政府 |
铜印政发〔2012〕26号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管委会,区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驻区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区城镇化水平,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城镇化水平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镇化是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城市北扩”战略的有效举措,对我区实现突破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总体思路:按照“拉框架、改城边、抓节点、统城乡、建新城”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做大城市、做强城镇、做好社区”的发展要求,以开发建设印台北城区为核心,以红土和陈炉两个省级重点镇建设为重点,以发展新型社区为基础,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发展的原则。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权益,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城乡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三是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原则。以“做大城市、做强城镇、做好社区”为核心,有重点、分层次推进城区、建制镇和新型社区建设。四是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推进城镇特色发展,形成错位发展的竞争优势。
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5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8%以上,初步形成地方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体系,基本实现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目标。
三、主要内容
㈠坚持规划为纲,统筹城镇建设。依托《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铜川市印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由区住建局牵头,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形成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纲领性文件,指导城镇建设科学、有序、规范推进。由区规划分局和北城区管委会牵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尽快编制完成北城区总体规划和北城区南片修建性详细规划,制定道路、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为北城区开发建设绘就发展蓝图。由各建制镇负责,精心编制小城镇规划,依托自身优势,合理确定产业定位,明确经济发展方向,重点抓好陈炉、红土、印台三个建制镇的规划,建成特点鲜明、功能齐全的示范城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由区民政局和有关镇办负责,按照新型社区的标准,在城区规划发展两个新型社区,红土和陈炉各发展一个新型社区。
㈡基础设施先行,完善城镇功能。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功能的首要任务,多渠道争取资金和项目,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由区住建局负责,不断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由区发改局和北城区管委会牵头,优先在北城区布局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采取项目捆绑、资金整合的方式,加快北城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由各建制镇负责,积极争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交通、通讯、电力、给排水、垃圾治理、污水管网、广场绿地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采取“五步”实施法,建设一个小型广场、亮化一条道路、建设几个商住小区、建设一批居住小区、建设一个小型公园,进一步完善小城镇服务功能。红土和陈炉要抓住被列为省级重点示范镇的有利机遇,先行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镇吸引力和聚集力,带动周边城镇发展。由区民政局和有关镇办负责,加快新型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示范社区,逐步推进社区发展。
㈢用足用活政策,加快城镇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支持小城镇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由区人社局牵头,区住建局、民政局、公安分局等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我区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实施方案,坚持进城落户农民在户籍、住房、社保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加强对进城落户农民的培训力度,在就业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确保其留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由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有关政策,按照“联动式作业、全域性考虑、一盘棋规划、统筹式调配”的思路,对较为分散和低效利用的农村居民点进行移民搬迁,整理复垦出更多的耕地,置换成城镇建设用地,集中用于城镇扩展、农村居民安置和工业聚集区发展,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由区住建局牵头,全力推进四大片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今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在北城区和重点镇实施,用于安置进城落户农民、被拆迁城镇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以保障房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并尽快制定我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2015年底完成4个城中村改造任务。
㈣创新体制机制,破解资金难题。我区财力十分有限,资金是制约我区城镇建设最重要的瓶颈,要积极在资金筹措上下功夫,为我区城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由区发改局和各建制镇负责,加大跑部进厅力度,积极争取中、省、市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推动小城镇发展。由区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建立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利用国有闲置土地和资产,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优先保障北城区开发建设,加大对红土镇和陈炉镇的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小城镇建设。由北城区管委会和各建制镇负责,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创业,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式,采取BT、BOT等模式进行开发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和个人建设、经营城镇基础设施。广泛推行“以路带房、以房补路”的城镇建设思想,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㈤突出城镇特色,彰显城镇魅力。我区城镇存在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落后等制约因素,要取长补短,充分挖掘各自优势资源,在打造特色城镇上做文章。北城区管委会要把彰显姜女祠文化作为北城区的文化优势和特色,充分挖掘孟姜女文化内涵,利用两面环山、一水贯通的地理条件,着力打造一河两岸景观带,建成集生态、园林、人文为一体的多层次城市特色景观。印台镇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北城区规划建设之中,利用“城市北扩”的有利时机,实现城镇功能向城市功能转变。陈炉镇要围绕陶瓷发展旅游产业和陶瓷工业,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走出一条以陶瓷文化为特色的城镇建设之路。红土镇要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在东区形成以商贸为主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其他小城镇要充分依托产业优势、文化优势、人口优势等,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在全区形成各有亮点、各具特色的城镇集群。
㈥加强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品位。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的城镇管理思路,全面加强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区住建局、四创办要以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为目标,加大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重点做好北城区城市环境整治工作,彻底遏制非法占地私搭乱建行为,确保城市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各镇办要持续开展城镇容貌综合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城镇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全区各有关部门和镇办,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与城市和谐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城镇建设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㈠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区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具体负责城镇建设的统筹规划、协调管理、政策制定和日常指导工作。各镇办要成立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由1名科级领导负责,2¬—3名专(兼)职干部具体包抓,切实做好城镇建设管理日常工作。
㈡明确职责,强化措施。各镇办及有关部门要将推进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明确发展思路和工作职责,抓紧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拿出具体的推进措施,全面加强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要加强学习,增强对城镇化战略性、规律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树立城镇化战略意识、全局意识和规划意识,努力提高城镇化建设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区形成关注城镇化、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㈢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区政府把推进城镇化进程纳入各镇办及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之中,实行单项目标考核,年初签订目标任务书,实行半年检查、年终总评制度,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将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以强有力的考核机制,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提速转型发展。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