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SYTQ-2014-000553 主题分类:  区政府文件
发文机构: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发文文号:  铜印政发〔2014〕11号
发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4-05-23 09:58
公文时效:  发布机构:  印台区人民政府
索引号:  TCSYTQ-2014-000553
主题分类:  区政府文件
发文机构: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发文文号:  铜印政发〔2014〕11号
发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4-05-23 09:58
公文时效: 
发布机构:  印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批转全区防洪预案的通知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4-05-23 09:58

铜印政发〔2014〕11号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批转全区防洪预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管委会,区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驻区各有关单位: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拟定的《铜川市印台区防洪预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预案》中提出的职责任务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做好防洪抗洪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2014年5月5日


铜川市印台区防洪预案

 

    一、总则
    ㈠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防御洪水灾害,规范防汛抗洪工作程序,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㈡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等法规,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㈢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合于印台区境内河流超警戒流量洪水、水库超设计标准洪水和高强度暴雨、山洪等引发的堤防决口、水库垮坝等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㈣工作原则
    1、坚持区政府区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级、分部门协作的防汛指挥责任制。
    2、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4、防汛抗洪工作应保证在发生设防标准内洪水时,重点河道堤防不决口,水库不垮坝;主要交通和通讯干线不中断,城市基础设施不破坏;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应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二、城市概况
    ㈠城市概况
    1、自然地理
    ⑴地理位置
    铜川市印台区地处渭北高塬北部的低中山区边缘,北与宜君、黄陵,西南与王益区、耀州区,东与白水、蒲城,东南与富平相邻。
    ⑵地形、地貌
    本区域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了梁、峁、山、川的地貌特征,分为北部土石山区,中部梁峁残塬,东南部丘陵沟壑三种地貌形态。
    ⑶城区高程范围
    城区高程范围为859-865米。
    2、气象水文特征
    本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冷暖变幅较大,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多连阴雨,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差异明显,自南向北逐渐增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342.2小时,年平均气温10.6℃。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650.9mm,年最大降水量747.9mm,年最小降水量415.7mm,降水集中在汛期7—9月,占年总降水量的54.8%,多年平均径流深54.8mm,总径流量7024.99万m3,其中本区域自产径流量3434.86万m3。
    3、河流
    本区域跨洛河、渭河两个水系,以凤凰山—庙山—周陵—军台岭一线为界,西部属渭河水系,主要有漆水河,发源于区内金锁关的崾崄,自北向南经金锁关、印台、城关并贯穿市区,漆水河主要有马杓沟、雷家沟支流,东部属洛河水系,主要流系有白水河支流阿庄河、红土河和广阳河,除阿庄河发源于宜君县外,其余均发源于我区。全区河长95.5公里,流域面积463.9平方公里。
    4、水库
    全区共有9座水库:包括五一水库、瓦窑沟水库、支家沟水库、楼子沟水库、枣园水库、杨庄子水库、松林塔水库、洞子沟水库、团结水库,其中:五一水库为小㈠型水库,库容312万立方米,汛限水位1199.12米;其余均为小㈡型水库,汛期坚持空库度汛。
    ㈡社会经济
    ⑴印台区总土地面积629.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9万亩,全区辖7镇3个街道办事处,107个行政村,385个村民小组,24个社区,总人口224686人,其中城镇人口147596人,农村人口77090人。
    ⑵2013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26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37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79元。全社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9.75亿元。
    ㈢洪涝风险分析    我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暴雨洪水呈现突发性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历时短,强度大,汇流快,短时间形成径流,有雨落峰至之说,若发生大水,河道堤防设防标准较低,市区将会变成一片汪洋,工厂停产、交通中断、水电停供、商业停市,全区将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损失。
    我区主要由市区和支毛沟流域遭遇强降雨或在汛期洪水期各支流受上游洪水顶托,各支流汇集在市区,就会造成内涝。如1970年8月10日,日降雨量113.6mm,漆水河洪水暴涨,冲毁沿河两岸农田1800多亩,北关桥河道断面流量588m3/s,洪水深达5m,洪水翻溢河堤,淹没城关一马路(今同官路),市自来水公司蓄水池、市供销社、市百货二级站相继被淹,损失达30多万元(当年值)。
    1984年10月2日,阴雨引发城关乡(今城关街道办事处)城关村二组南关山崖突发崩塌,塌落土体6.5×104m3,埋没50人,毁坏房屋23间,窑3孔,虽经市、区、乡政府组织力量,奋力排土抢险救灾,仍造成50人遇难。
    2010年7月22日至24日,我区出现大到暴雨,最大降雨量达207mm,漆水河河水暴涨,全区十一个乡镇遭受暴雨、大风、冰雹袭击,全区受灾人口3.5万人,倒塌房屋725间,水毁农田2.39万亩。陈炉镇十二处镇村道路中断,供电高压塔倒塌,滑坡6处,土方近千余方,致使旅游环线和两处主要交通道路中断,汛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205万元。
    2011年9月3日到19日,我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秋淋天气,由于阴雨连绵,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2012年8月17日至19日,我区局地出现大到暴雨,最大降雨量69.5毫米,致使部分镇办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损失。
    2013年7月21日至22日,我区普降大到暴雨,有5个监测点出现100毫米以上的暴雨,金锁关镇崔家沟村降雨量156毫米。由于频繁出现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4000多万元。
    ㈣洪涝防御体系
    我区防洪大堤于1972年开始动工兴建,1973年6月由自治区水电局规划队编制出《铜川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书》,同年获国家水电部审批。设计标准:市区堤防工程为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郊区堤为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特大洪水极有可能发生,以前的防洪堤防已经不能满足现当前防汛抗洪工作的需要。为防御超设计洪水的非常情况,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有必要制定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拟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㈤重点防护对象
    全力防御漆水河防洪标准内的大洪水,确保堤防保护区内城关街道办事处、三里洞街道办事处、印台镇政府及印台区党政机关、商业区等重要单位的安全度汛。保护城区面积3.6平方公里,保护人口6.2574万人,境内210国道。
    三、组织体系与职责
    ㈠区政府设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简称区防汛指挥部);区防汛指挥部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市防汛指挥部指导下,执行上级防汛指令,负责指挥领导全区的防汛抗洪工作,其组成人员:
    指 挥 长:区政府区长
    副指挥长:区政府各位副区长、区人武部部长、区公安分局局长、区水务局局长
    成    员:由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工信局、区监察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商务局、区文广局、区卫生局、区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区人武部、区国土资源分局、区中小企业促进局、区供销社、区气象局、玉华宫管理局、印台王益电力局、电信印台分局、邮政城关分局、联通、移动印台分公司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区防汛指挥部领导成员名单报市防汛指挥部备案。)
    ㈡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区防汛办)设在区水务局,负责办理防汛日常事务,其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区防汛抗旱日常工作;修编、审查各类防汛预案;督促、指导、检查镇办和成员单位开展防汛抗旱工作;组织开展防汛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负责防汛抗旱(水毁)经费的筹措、使用和管理;督促落实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管理;做好汛期值班和信息收集等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㈢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在区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1、区委办、区政府办:负责做好防汛抗旱重大事件的协调;督促各镇办、各成员单位落实防汛职责。
    2、区发改局:负责防汛抗旱、灾后重建等重点项目的立项和计划安排工作。
    3、区教育局:负责教育系统防汛工作,确保汛期教学工作正常有序;指导、监督学校开展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和应急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4、区工信局:负责做好工信系统防汛抢险工作;督促电信、移动、联通为防汛抗旱提供信息化保障。
    5、区监察局:负责督促、检查镇办和防汛成员单位落实防汛责任,履行防汛职责,对汛期渎职行为进行查处。
    6、区民政局:负责编制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做好灾情核查、灾民安置,组织、协调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7、区财政局:负责防汛抗旱(水毁)和救灾经费预算和拨付;会同防汛办做好特大防汛抗旱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8、区住建局:负责城市防内涝预案的修编;做好汛期城市防汛、排涝工程、排水设施的安全运行和建筑工地汛期安全排查;组织、协调、指导城市防洪工作。
    9、区交通运输局:负责落实抗洪抢险车辆,承担汛期抢险人员、抢险物资和受灾群众的运送任务;保障汛期公路交通安全畅通。
    10、区农业局:负责农业防灾,救灾和农作物灾情统计;指导洪涝灾区群众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和恢复工作。
    11、区水务局:负责辖区水库、河道、淤地坝、防洪工程的安全运行;做好水毁防洪工程修复、防汛抗旱紧急时期农村安全供水等工作。
    12、区商务局:负责商贸系统防汛工作,确保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物资和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13、区文广局:负责广电系统防汛工作,做好防汛抗旱法规、政策的宣传;及时准确报道防汛抢险、抗旱减灾信息。
    14、区卫生局:负责防洪抢险医疗队伍的组建;做好洪涝灾区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
    15、区安监局:负责组织防汛期间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责任认定工作;监督、指导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16、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及救灾工作。
    17、区中小企业局:负责区内中小企业防汛工作,确保汛期中小企业安全生产。
    18、区应急办:负责监督检查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编制、落实;组织、协调防汛抗旱工作中出现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
    19、区人武部:负责民兵预备役抢险队伍的组建;发生重大灾情、险情时,协调、组织驻区武警、消防和民兵预备役执行抗洪抢险、营救群众、转移物资等任务。
    20、区公安分局:负责做好抗洪抢险治安保卫工作;打击破坏防汛设施等违法行为;发生重大灾情、险情时,实施交通管制,为防汛抗洪提供安全保障。
    21、区供销社:负责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有关物资的储备、管理和供应工作。
    22、玉华宫管理局:负责景区防汛抢险预案的编制和落实;做好景区防汛抢险的各项工作,确保游客安全。
    23、区气象局:负责天气预测和预报工作,及时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提供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
    24、印台王益电力局:负责因灾损毁电力设施的抢修,确保防汛、抗旱、抢险用电正常供应。
    25、邮政城关分局:负责汛期邮件安全送达和快捷传递
    26、电信、联通、移动印台分公司:负责汛期电信、联通、移动汛期通讯联络畅通。
    ㈣各镇办相应设立本级防汛指挥机构,执行区防汛指挥部指令,负责领导、指挥本辖区防汛抗洪工作,其领导成员名单报区防汛指挥部备案。
    四、预防和预警
    ㈠信息监测与预报
    1、气象信息
    区气象部门应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将结果及时报送区防汛指挥部。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时,区防汛指挥部应提早预警,通知有关区域做好相关准备。当漆水河发生洪水时,区气象部门应及时上报水情、雨情实况,为适时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2、工程信息
    当漆水河出现设防标准洪水时,区水务局应加强工程监测,并将堤防等工程设施的运行情况报区防汛指挥部。堤防等重要水利设施发生险情时应尽快报区防汛指挥部。
    3、水文信息
    区水务局负责对所管辖水库、河道水情进行监测。当出现达到预警级别时,要及时将信息上报区防汛办,由防汛办通知相关镇办,并上报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㈡洪涝灾情信息报告
    洪涝灾害发生后,各镇办应及时向区防汛办报告洪涝灾情动态,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重大灾害在灾情发生后30分钟内将初步情况报告区防汛办,由区防汛办在1小时内上报区防汛指挥部和区委、区政府。
    ㈢预警级别划分
    1、一般(Ⅳ级):收到暴雨蓝色预警天气预报,对市区有影响的水库有可能发生险情或水库水位超汛限水位;市区河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城区道路积水,有部分房屋进水。
    2、较重(Ⅲ级):收到暴雨黄色预警天气预报;市区有影响的水库有可能发生较大险情或水库水位达到设计洪水位;市区河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
    3、严重(Ⅱ级):收到暴雨橙色预警天气预报;市区内主要排洪河道漫溢;对市区有影响的水库有可能出现重大险情或水库水位达到校核水位,可能造成市区受淹。
    4、特别严重(Ⅰ级):收到暴雨红色预警天气预报。
    ㈣预防预警行动    

    五、防汛准备
    ㈠思想组织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市民防御山洪灾害的思想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㈡组织准备
    区防汛指挥部安排部署全区防汛准备工作,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各镇办、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区防汛指挥部的安排部署和各自防汛职责,认真做好防汛抗洪的各项准备工作。
    ㈢工程准备
    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对存在隐患的防汛设施及时进行应急除险加固,对跨汛期施工涉及城市度汛安全的在建工程,要切实落实好安全度汛方案。
    ㈣预案准备
    区防汛办根据本区实际修编、审查各类防汛应急预案,水库汛期安全运行计划,健全反应机制。
    ㈤物料准备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镇办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特别是要在防汛重点部位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备急需。防汛物资可采取自储、代储等多种储存方式。区级防汛物资的储备由区供销社和区商务局负责。
    ㈥通信准备
    按照以城市防汛专用通信网络为主,以公用通信网络为辅的原则,确保防汛信息畅通,确保山洪灾害预警设备正常运行,确保雨情、水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能及时快捷传递。
    ㈦防汛检查
    区防汛指挥部汛前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突出检查重点防洪工程安全情况和安全度汛措施;督促检查各镇办辖区防汛抗洪预案的落实和有关单位防汛准备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
各镇办要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对本辖区河道、水库、淤地坝、滑坡地段,危房校舍、重点支毛沟、低洼地段等重点防汛地段进行拉网式防汛安全检查,发现问题,不等不靠,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及时处理解决,确保障安全度汛。
    ㈧日常管理
    加强防汛工作的日常管理,对在河流、水库、蓄滞洪区内建设的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对未经审批并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依法强行拆除。
    ㈨预警行动    1、预警启动
    区防汛办根据气象信息,或经专家会商研究,分析暴雨及汛情演变情况,提出防汛应急启动级别、发布、变更和解除的建议报告,经区政府审批后,各镇办和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应急级别立即响应,同时,按照权限及时发布对应的预警信息。应急启动和预警。由区防汛办负责向区防汛指挥部请示,经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应急预案启动令后,区防汛办根据批示处置,并负责预警信息的发布。
    2、预警发布
    市区预警信息的发布和解除可利用广播、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警报器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发布。 
    3、预警行动
    预警信息发布后,各镇办和相关部门要按照预案要求,立即到达各自岗位,做好应急准备。同时,严密监视雨情、水情、险情,高度关注低洼地区、重点道路的汛情,及时对危险路段采取交通管制,并对险区群众实施转移、防护。
    ㈩漆水河防御洪水方案    汛期区内漆水河市区段根据不同量级洪水,汛情程度,实行分级指挥,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尽最大可能减少洪水灾害损失。
    1、抗洪抢险“通知”、“通告”、“命令”的发布
    汛期区各级防汛指挥部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严密监视天气变化趋势,加强雨、水情监测,及时准确传递雨情、水情信息,为领导决策指挥抗洪抢险提供依据。
区防汛指挥部以市防汛指挥部发布的抗洪抢险“通知”、“通告”、“命令”和镇办、防汛报汛点报告的汛情信息,经会商分析后,作为区防汛指挥部发布抗洪抢险“通知”、“通告”、“命令”的依据。
    2、抗洪抢险指挥程序(见附表2-1、2-2、2-3、2-4)
    六、洪水标准
    ㈠河流   

    1、漆水河:
    依据市防汛指挥部《铜川市老市区防洪预案》,漆水河市区段洪水重现期采用20年一遇,3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四个洪水量级。漆水河市区段防洪能力为20年一遇,本预案以20年一遇洪水为设防标准内洪水,即漆水河同兴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380 m3/s,洪水位859.4m(黄海高程),相应水深2.3m,超过20年一遇洪水为超标准洪水。以漆水河同兴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300m3/s,洪水位为859.1m,相应水深2.0m为警戒洪水。
    2、红土河、广阳河、阿庄河:
    红土河:红土河以5年一遇为警戒洪水,红土镇双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67.17m3/s,水深1.35m为警戒洪水;以10年一遇洪水为设防标准洪水,即红土镇双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141.60m3/s,水深2.2m;超过10年一遇洪水为超标准洪水。
    广阳河:广阳河以5年一遇洪水为警戒洪水,广阳镇广阳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65.22m3/s,水深1.7m为警戒洪水;以10年一遇洪水为设防标准洪水,即广阳镇广阳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138.20m3/s,水深2.85m;超过10年一遇洪水为超标准洪水。
    阿庄河:阿庄河以5年一遇洪水为警戒洪水,阿庄镇阿庄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72.92m3/s,水深0.9m为警戒洪水;以10年一遇洪水为设防标准洪水,即阿庄镇阿庄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155.71m3/s,水深1.45m;超过10年一遇洪水为超标准洪水。
    ㈡水库
    小㈠型水库:区内小㈠型水库即“五一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位1202.07m,洪峰流量84m3/s,洪水总量90.7×104m3;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洪水位1203.19m,洪水流量139m3/s,洪水总量150.10×104m3;根据水库实际,水库设防标准为1201.57m(低于水库设计洪水标准0.5m),水库超标准洪水为1202.69m(低于水库校核洪水标准0.5m),汛限水位为1199.12m。
    小㈡型水库:区内小㈡型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200年一遇,因水库存在病险隐患,汛期水库实行空库度汛。
    七、指挥调度权限
    ㈠河流:
    1、漆水河:当漆水河发生警戒洪水时,由城关、三里洞街道办事处、印台镇防汛指挥部指挥(简称“两办一镇”以下“两办一镇”均指城关、三里洞街道办事处、印台镇)按辖区分管漆水河段,组织实施防汛抗洪,区防汛指挥部派督导组赴“两办一镇”督导防汛抗洪工作。当漆水河发生20年一遇设防标准洪水时,由区防汛指挥部指挥,组织“两办一镇”、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实施抗洪抢险;当漆水河发生30年一遇以上超标准重大洪水时,在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区防汛指挥部组织“两办一镇”,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实施抗洪抢险。
    2、红土河、阿庄河、广阳河:当红土河、阿庄河、广阳河分别发生警戒洪水或设防标准洪水时,由所辖河流的镇防汛指挥部指挥,按照制定的辖区防洪预案,组织辖区单位、干部群众实施抗洪抢险。
    当红土河、阿庄河、广阳河分别发生20年一遇超标准大洪水时,由所辖河流的镇防汛指挥部指挥,按照制定的辖区防汛预案,组织辖区单位、干部群众实施抗洪抢险;防汛指挥部派督导组深入抗洪一线督导镇防汛指挥部实施抗洪抢险工作;当红土河、阿庄河、广阳河分别发生30年或50年一遇超标准重大洪水时,由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镇防汛指挥部按照制定的辖区防洪预案,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工作。
    ㈡水库:
    小㈠型水库:即“五一水库”由区防汛指挥部实施水库洪水调度,发生重大汛情时,组织区抗洪抢险队伍实施抗洪抢险。
    小㈡型水库:由水库所在地镇防汛指挥部实施洪水调度,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发生重大险情,危及水库大坝安全时,由区防汛指挥部指挥,水库所在地镇防汛指挥部组织辖区抗洪抢险队伍实施抗洪抢险,区防汛专家组协助指导抢险保坝工作。
    八、抗洪抢险与对策
   ㈠河流洪水防御

    漆水河洪水防御
    警戒洪水:当漆水河同兴桥河道断面发生警戒洪水流量达到300m3/s,相应水位859.1m,水深2.0m时,河道堤防开始受洪水威胁,洪水冲刷堤防,沿河进入警戒状态。
    防御洪水对策:
    ⑴区防汛办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⑵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根据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的抗洪抢险“通知”和启动的1号警戒预案相应签发区抗洪抢险“通知”,“两办一镇”按辖区分管河段组织实施防汛抗洪抢险;区防汛指挥部派督导组赴“两办一镇”督导防汛抗洪工作;
    ⑶区、“两办一镇”防汛领导立即进入相应防汛岗位;
    ⑷“两办一镇”按照本辖区制定的预警措施,迅速将水情传递到辖区沿河单位、居民群众,对可能受到洪水威胁的低洼地段人员,提前做好撤离准备;
    ⑸辖区巡堤查险负责人立即召集巡堤人员上堤开展堤防巡查巡护,严密监视河势水情变化;
    ⑹调运部分抗洪物料上堤,抢险队伍集结待命,随时做好抢险准备,发现险情,及进抢护,并立即报告区防汛指挥部;
    ⑺漆水河上游“金锁关”、“五一水库”、“雷家沟”报汛点要加强监测,及时准确的将上游雨情、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两办一镇”及时将抗洪抢险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区防汛指挥部及时将雨情、水情和抗洪抢险信息报告市防汛指挥部。
设防标准洪水:当漆水河同兴桥河道断面发生20年一遇设防标准洪水,洪水流量达到380m3/s,相应水位859.4m,水深2.3m时,河道堤防全部临水,防洪标准低的堤防受到洪水威胁,沿河进入巡查防守状态。
    防御洪水对策:
    ⑴区防汛办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⑵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根据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的抗洪抢险“通告”和启动的2号防守预案相应签发区抗洪抢险“通告”。在区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两办一镇”按辖区分管河段组织实施抗洪抢险;
    ⑶区、“两办一镇”防汛领导立即进入相应防汛岗位;区、“两办一镇”包河段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立即进入抗洪一线;
    ⑷“两办一镇”按照辖区制定的预警措施,迅速将水情传递到辖区沿河单位、居民群众,对可能受到洪水威胁的低洼地段人员,提前撤出老弱病残人员,并妥善安置;
    ⑸辖区巡堤查险负责人立即召集巡堤人员上堤开展堤防巡查巡护,严密监视河势水情变化;
    ⑹迅速调运抗洪物资、集结辖区抢险队伍上堤,分段负责,严密防守,随时准备抗洪抢险,发现险情,及时抢护,并立即报告区防汛指挥部;
    ⑺漆水河上游“金锁关”、“五一水库”、“雷家沟”报汛点,加密监测,两小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一次上游雨情、水情,“两办一镇”及时将抗洪抢险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区防汛指挥部及时将雨情、水情和抗洪抢险信息报告市防汛指挥部。
3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当漆水河同兴桥河道断面发生3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洪水流量达到470.0m3/s,相应水位859.8m,水深2.7m时,堤防受洪水冲刷,可能出现部分河段堤防堤基沉陷、堤防坍塌、洪水漫堤,三里洞部分低洼区遭到水淹,沿河进入防抢状态。
    抗洪抢险对策:
    ⑴区防汛办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⑵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根据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的抗洪抢险“一号命令”和启动的3号防抢预案,相应签发区抗洪抢险“一号命令”,在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区防汛指挥部组织“两办一镇”、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实施抗洪抢险;
    ⑶区、“两办一镇”防汛领导和区防汛指挥部成员立即进入相应防汛岗位;区、“两办一镇”包河段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立即进入抗洪一线;
    ⑷区“两办一镇”按照本辖区制定的预警措施,迅速将水情传递到辖区沿河单位、居民群众,三里洞街道办事处将辖区河段可能受到洪水威胁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全部撤离,并妥善安置;
    ⑸加大堤防巡查力度,区、“两办一镇”巡堤查险负责人立即召集巡堤人员上堤,分段开展拉网式巡查巡护,严密监视河势水情;
    ⑹迅速调运抢险物料到达重点防汛位置,区、“两办一镇”抢险队伍立即上堤,分段负责,坚守堤防,发现险情,迅速抢护,并立即报告区防汛指挥部;
    ⑺区公安分局组织公安干警做好撤离区的治安防范工作;
    ⑻漆水河上游“金锁关”、“五一水库”、“雷家沟”报汛点,加密监测,一小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一次上游河道洪水流量、水库出入库洪水泄流量、降雨量等水情数据,水库调度泄洪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下泄洪量,减小下游抗洪抢险压力,“两办一镇”随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抗洪抢险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区防汛指挥部及时将雨情、水情和抗洪抢险信息报告市防汛指挥部。
50年一遇超标准重大洪水:
    当漆水河同兴桥河道断面发生50年一遇超标准重大洪水,洪水流量达到571.8m3/s,相应水位860.2m,水深3.1m时,河道堤防受洪水冲刷,险情增多,可能出现堤基沉陷、堤防坍塌、洪水漫堤等险情,三里洞、城关大部分地区可能遭到水淹,沿河进入抢撤紧急状态。
抗、抢、撤对策:
    ⑴区防汛办立即将水情紧急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⑵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根据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的抗洪抢险“二号命令”和启动的4号抢撤预案,相应签发区抗洪抢险“二号命令”,宣布区抗洪抢险进入紧急时期。
    ⑶区防汛指挥部领导成员、“两办一镇”防汛领导、工作人员全部立即进入相应岗位;区、“两办一镇”包河段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立即进入抗洪一线;在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区防汛指挥部组织“两办一镇”实施抗洪抢险撤离。
    ⑷在市防汛指挥部发出抢险撤离报警后(市人防办报警器鸣短笛持续时间2分钟),区防汛指挥部迅速组织“两办一镇”将水情传递到沿河单位、居民群众,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将受到洪水威胁的人员全部撤离。
    ⑸区防汛指挥部及时组织防汛抗洪专家组会商,分析雨情、水情变化趋势,为市、区防汛领导指挥抗洪抢险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区防汛抗洪专家组分赴抗洪抢险一线,现场进行“抗、抢、撤”技术指导。
    ⑹加大堤防巡查力度,区、“两办一镇”巡堤查险负责人立即召集巡堤人员上堤,分段开展拉网式巡查巡护,严密监视河势水情。
    ⑺抢险物料立即运抵指定位置,保证满足抗洪抢险需要,区、“两办一镇”抢险队伍立即上堤到位,分段负责,坚守堤防,发现险情,迅速抢护,力争洪水不漫堤,并将险情立即报告区防汛指挥部。
    ⑻区人武部及时协调驻区武警、消防支队参加抗洪抢险,执行解救洪水围困群众,转移重要财产等重大抗洪抢险任务。
    ⑼区公安分局加大撤离区的治安防范力度,保障撤离区治安秩序稳定,必要时对撤离区实行治安管制。
    ⑽“两办一镇”、区民政局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撤离安置,救灾救助工作,区卫生局迅速带领抢险医疗救护队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护、卫生消毒、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⑾漆水河上游“金锁关”、“五一水库”、“雷家沟”报汛点、“两办一镇”辖区水库、重点支毛沟监测报汛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随时准确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雨情、水情和抗洪抢险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迟报。水库泄洪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下泄洪量,错峰泄洪减小下游抗洪抢险压力。区防汛指挥部及时将雨情、水情和抗洪抢险信息报告市防汛指挥部。
    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当漆水河同兴桥河道断面发生100年一遇特大洪水,洪水流量达到722.4m3/s,相应水位860.7m,水深3.7m时,抗洪抢险进入非常紧急状态。
抗、抢、撤对策:
    ⑴区防汛办立即将水情紧急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⑵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根据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的抗洪抢险“三号命令”和启动的5号抢撤预案,相应签发区抗洪抢险“三号命令”,宣布抗洪抢险进入非常紧急时期。
    ⑶区防汛指挥部领导成员、“两办一镇”防汛领导全部立即进入相应岗位;区、“两办一镇”包河段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立即进入抗洪一线;在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区防汛指挥部迅速组织“两办一镇”实施抢险撤离。
    ⑷在市防汛指挥部发出抢险撤离报警后(市人防办报警器鸣短笛时间5分钟),区防汛指挥部迅速组织“两办一镇”将水情传递到沿河单位、居民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到洪水威胁的人员全部撤离,并妥善安置。
    ⑸区防汛指挥部紧急组织防汛抗洪专家组会商,分析雨情、水情变化趋势,为市、区防汛领导指挥抗洪抢险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区防汛抗洪专家组分赴抗洪抢险一线,现场进行“抗、抢、撤”技术指导。
    ⑹加大堤防巡查巡护,区、“两办一镇”巡堤查险负责人立即召集巡堤人员上堤,分段开展拉网式巡查巡护,严密监视河势水情。
    ⑺抢险物料立即运抵指定位置,保证满足抗洪抢险需要,区、“两办一镇”抢险队伍立即上堤到位,分段负责,坚守堤防,发现险情,迅速抢护,力争洪水不漫堤,并将险情立即报告区防汛指挥部。
    ⑻区人武部及时协调驻区武警、消防参加抗洪抢险,执行解救洪水围困群众,转移重要财产等重大抗洪抢险任务。
    ⑼区公安分局加大撤离的治安防范力度,保障撤离区治安秩序稳定,必要时要对撤离区实行治安管制。
    ⑽“两办一镇”、区民政局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撤离安置、救灾救助工作,保障撤离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情绪稳定;区卫生局迅速带领抢险医疗救护队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护、卫生消毒、防疫,防止疫情发生。
    ⑾漆水河上游“金锁关”、“五一水库”、“雷家沟”监测点、“两办一镇”辖区水库、重点支毛沟监测报汛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随时准确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雨情、水情和抗洪抢险信息,水库泄洪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控制下泄洪量,为下游安全撤离赢得时间。“两办一镇”及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抢险撤离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区防汛指挥部及时将雨情、水情和抢险撤离信息报告市防汛指挥部。
    ㈡红土河、广阳河、阿庄河洪水防御

    1、红土河洪水防御
    警戒洪水防御:当红土河发生5年一遇洪水,红土镇双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67.17m3 /s,水深1.35m时,沿河进入警戒状态,由红土镇防汛指挥部指挥,适时启动镇防洪预案,组织实施抗洪工作,同时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时对抗洪工作作出指示。镇防汛指挥部及时将抗洪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10年一遇设防标准洪水防御:当红土河发生10年一遇设防标准洪水,红土镇双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141.60m3 /s,水深2.2m时,红土镇防汛指挥部迅速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时对抗洪抢险工作作出指示,由红土镇防汛指挥部指挥,适时启动镇抗抢预案,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并及时将抗洪抢险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瞒报、漏报、迟报。
    2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防御:当红土河发生2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红土河双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233.83m3 /s,水深3.09m时,红土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时对抗洪抢险工作作出指示,由红土镇防汛指挥部指挥,迅速启动抢险预案,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同时区防汛指挥部派督导组赴镇区督导抗洪抢险工作,镇防汛指挥部及时将抗洪抢险工作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30年一遇超标准大洪水:当红土河发生30年一遇超标准大洪水,红土镇双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257.19m3/s,水深3.3m时,红土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抗洪抢险命令,由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立即启动镇防抢预案。镇防汛指挥部组织实施抗洪抢险。
    抗洪抢险对策:
    ⑴宣布镇区抗洪抢险进入非常紧急状态,镇防汛指挥部领导及成员全部立即进入相应岗位,包河段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立即进入抗洪一线。
    ⑵按照镇区制定的预警措施报警,迅速将水情传递到沿河单位、村组、社区、群众,组织部分可能受到洪水威胁的群众撤离,并妥善安置。
    ⑶镇区巡堤查险负责人立即召集巡查人员,分段负责,沿河进行巡查巡护,严密监视河势水情。
    ⑷镇区抢险物料立即运抵指定位置,保证满足抢险需要;抢险队伍迅速集结到位,分段防守,发现险情,立即报告,迅速抢护,确保护堤安全。
    ⑸按照镇区防洪预案,迅速组织开展救灾撤离安置、医疗救护、撤离区治安防范等抗洪救灾工作,维护镇区社会稳定。
    ⑹及时准确将雨情、水情和抗洪抢险信息报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50年一遇超标准重大洪水:
    当红土河发生50年一遇重大洪水,红土镇双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287.97m3/s,水深3.57m时,红土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将水情紧急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将水情紧急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抢险救灾命令,由区防汛指挥部立即启动镇抢撤预案。镇防汛指挥部组织实施抢险救灾。
抗、抢、撤对策:
    ⑴宣布镇区抗洪抢险进入非常紧急状态,镇防汛指挥部领导及成员全部立即进入相应岗位,包河段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立即进入抢险一线。
    ⑵按照镇区制定的预警措施报警,立即将水情传递到沿河单位、村组、社区、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到洪水威胁的人员全部撤离,并妥善安置。
    ⑶加强巡查巡护、镇巡堤查险负责人立即召集巡查人员,分段负责,开展拉网式巡查工作,严密监视河势水情。
    ⑷镇区抢险物料立即运抵指定位置,保证满足抢险需要;抢险队伍迅速集结到位,分段防守,发现险情,立即报告,迅速抢护,力争重点部位洪水不漫顶、护堤不决口。
    ⑸按照镇区防洪预案,迅速组织开展救灾撤离安置、医疗救护,撤离区治安防范等抗洪救灾工作,维护镇区社会稳定。
    ⑹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协助指导抗灾、救灾,开展灾区救灾安置和医疗救护、卫生消毒、防疫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灾区不发生重大疫情。
    ⑺及时准确将雨情、水情及抗洪抢险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2、广阳河洪水防御:
    警戒洪水防御:当广阳河发生5年一遇洪水,广阳镇广阳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65.22m3/s,水深1.7m时,沿河进入警戒状态,由高楼河镇、广阳镇(以下简称“镇”)防汛指挥部按管辖河段分段指挥,适时启动各自辖区的防洪预案。组织实施抗洪工作,并及时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时对抗洪工作作出指示。“镇”防汛指挥部及时将抗洪抢险工作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10年一遇设防标准洪水防御:当广阳河发生10年一遇设防标准洪水,广阳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138.20m3/s,水深2.85m时,“镇”防汛指挥部迅速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时对抗洪抢险工作作出指示,由镇防汛指挥部分段指挥,适时启动“镇”抗抢预案,分段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并及时将抗洪抢险工作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2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防御:当广阳河发生2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广阳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217.44m3/s,水深3.95m时,“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时对抗洪抢险工作作出指示,由区防汛指挥部派督导组分赴镇督导抗洪抢险工作,“镇”防汛指挥部及时将抗洪抢险工作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3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当广阳河发生3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广阳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249.95m3/s,水深4.3m时,“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抗洪抢险命令,由区防汛指挥部指挥,立即启动“镇”防抢预案。“镇”防汛指挥部在区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实施抗洪抢险。
    抗、抢、撤对策:
    ⑴宣布镇区抗洪抢险进入非常紧急状态,“镇”指挥部领导及工作人员全部立即进入相应岗位,包河段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立即进入抢险一线。
    ⑵“镇”按照各自辖区制定的预警措施报警,迅速将水情传递到沿河单位、村组、社区、群众,组织部分可能受到洪水威胁的群众撤离,并妥善安置。
    ⑶“镇”巡堤查险负责人立即召集巡查人员,分段负责,沿河进行巡查巡护,严密监视河势水情。
    ⑷镇区抢险物料立即运抵指定位置,保证满足抢险需要;抢险队伍迅速集结到位,分段防守,发现险情,立即报告,迅速抢护,确保护堤不决口。
    ⑸按照“镇”辖区防洪预案,迅速组织救灾撤离安置、医疗救护,撤离区治安防范等抗洪救灾工作,维护镇区社会稳定。
    ⑹及时准确将雨情、水情和抗洪抢险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50年一遇超标准重大洪水:
    当广阳河发生50年一遇超标准重大洪水,广阳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270.95m3/s,水深4.65m时,“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将水情紧急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将水情紧急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抢险救灾命令,由区防汛指挥部指挥立即启动“镇”抢撤预案。“镇”防汛指挥部在区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组织实施抢险救灾。
    抗、抢、撤对策:
    ⑴宣布“镇”辖区抗洪抢险进入非常紧急状态,“镇”防汛指挥部领导及工作人员全部立即进入各自负责岗位,包河段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立即进入抢险一线。
    ⑵“镇”按照各自辖区制定的预警措施报警,立即将水情传递到各自沿河单位、村组、社区、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到洪水威胁的人员全部撤离,并妥善安置。
    ⑶加强巡查巡护,“镇”巡堤查险负责人立即召集巡查人员分段负责,开展拉网式巡查巡护,严密监视河势水情。
    ⑷“镇”抢险物料立即运抵指定位置,保证满足抢险需要;抢险队伍立即集结到位,分段防守,发现险情,立即报告,迅速抢护,力争重点部位洪水不漫顶,护堤不决口。
    ⑸按照“镇”各自辖区防洪预案,迅速组织救灾撤离安置、医疗救护、撤离区治安防范等抗洪救灾工作,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⑹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协助指导抗灾、救灾,开展救灾安置和医疗救护、卫生消毒、防疫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灾区不发生重大疫情。
    ⑺“镇”及时准确的将雨情、水情及抗洪抢险信息报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3、阿庄河洪水防御:
    警戒洪水:当阿庄河发生5年一遇洪水,阿庄镇阿庄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72.92m3/s,水流0.9m时。沿河进入警戒状态,由阿庄镇防汛指挥部指挥,适时启动镇防洪预案,组织实施抗洪工作;同时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时对抗洪工作作出指示;镇防汛指挥部及时将抗洪抢险工作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10年一遇设防标准洪水防御:当阿庄河发生10年一遇设防标准洪水,阿庄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155.71m3/s,水深1.45m时,阿庄镇防汛指挥部迅速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时对抗洪抢险工作作出指示,由阿庄镇防汛指挥部指挥,适时启动抗抢预案,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并及时将抗洪抢险工作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2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防御:当阿庄河发生2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阿庄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257.14m3/s,水深2.0m时,阿庄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时对抗洪抢险工作作出指示;由阿庄镇防汛指挥部指挥,迅速启动抗抢预案,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同时区防汛指挥部派督导组赴镇区督导抗洪抢险工作;镇防汛指挥部及时将抗洪抢险工作信息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3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防御:当阿庄河发生3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阿庄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283.36m3/s,水深2.13m时,阿庄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将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抗洪抢险命令;由区防汛指挥部指挥,立即启动镇抗抢预案,镇防汛指挥部组织实施抗洪抢险。
    50年一遇重大洪水:当阿庄河发生50年一遇超标准重大洪水,阿庄桥河道断面洪水流量达到318.79m3/s,水深2.3m,阿庄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将水情紧急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将水情紧急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签发抢险救灾命令,由区防汛指挥部指挥立即启动镇抢撤预案。镇防汛指挥部组织实施抢险救灾。
    抗、抢、撤对策:
    ⑴宣布镇区抗洪抢险进入非常紧急状态,镇区防汛指挥部领导及工作人员全部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包河段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立即进入抢险一线。
    ⑵按照镇区制定的预警措施报警,立即将水情传递到各自沿河单位、村组、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到洪水威胁人员全部撤离,并妥善安置。
    ⑶加强巡查巡护,巡堤查险负责人立即召集巡查人员分段负责,开展拉网式巡查巡护,严密监视河势水情。
    ⑷镇区抢险物料立即运抵指定位置,保证满足抢险需要,抢险队伍立即集结到位,分段防守,发现险情,立即报告,迅速抢护,力争重点部位洪水不漫顶,护堤不决口。
    ⑸按照镇区防洪预案,迅速组织救灾撤离安置、医疗救护、撤离区治安防范等抗洪救灾工作,维护镇区社会稳定。
    ⑹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协助指导抗灾、救灾,开展救灾安置和医疗救护、卫生消毒、防疫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灾区不发生重大疫情。
    ⑺及时准确的将雨情、水情及抗洪抢险信息报区防汛指挥部,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㈢水库洪水防御
    小㈠型水库(即五一水库)洪水防御
    警戒状态:当水库水位达到或超过汛限水位1199.12m,且水位持续上涨时,水库防汛进入警戒状态。
    防御洪水对策:
    ⑴水库监测报汛人员及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及时将水库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和市防汛指挥部;
    ⑵水库防汛包干领导和技术负责人赴水库现场指挥,按水库度汛计划实施洪水调度,适时调度泄洪;
    ⑶加强水库大坝巡查和洪水监测,增加监测人员和测报次数,防汛电台全天候开机守候,及时准确传递水库雨、水情信息;
    ⑷根据水库水位上涨变化情况,及时调运抢险物料,做好抗洪抢险准备。
    设防标准洪水:当水库水位接近或达到设计洪水标准1201.57m时,水库防汛进入紧急状态。
    防御洪水对策:
    ⑴水库监测报汛人员立即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及时将水库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和市防汛指挥部;
    ⑵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及时作出水库抗洪抢险指令;
    ⑶区防汛指挥部包库领导、技术负责人迅速赶赴水库现场指挥,实施洪水调度,组织实施抗洪抢险;
    ⑷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对水库雨、水情进行会商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险情拟定应对措施,为抗洪抢险提供技术依据;
    ⑸增加水库监测人员,加强水库大坝巡查、监测,防汛电台全天候开机守候,24小时报告一次水库雨情、水情变化,马杓沟口增设短波通讯电台,确保通讯联络畅通,准确快捷传递雨情、水情; 
    ⑹及时向水库下游发出预警信号,提前做好防洪撤离准备;
    ⑺抢险物料准备到位,抢险队伍集结待命,随时投入抗洪抢险。
    超标准洪水:当水库水位接近或达到1202.69m时,水库抗洪进入非常紧急状态。
    防御洪水对策:
    ⑴水库监测报汛人员立即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区防汛指挥部立即将水库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和市防汛指挥部;
    ⑵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宣布水库抗洪抢险进入非常紧急状态,并签署水库抗洪抢险命令;
    ⑶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赴水库现场指挥,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包库技术负责人迅速组织技术人员现场紧急会商,分析雨、水情变化趋势,提出抗洪抢险应急技术方案,为领导    指挥抗洪抢险果断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⑷加密水库大坝巡查、监测,一小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一次水库雨、水情变化,防汛电台全天候开机守候,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⑸及时向水库下游预警,做好撤离准备;
    ⑹抢险物料、抢险队伍按照区防汛指挥部抗洪抢险命令,立即到位,抢险队伍坚守水库大坝,抢筑坝顶子埝,严防洪水漫顶,必要时开挖溢洪道增大泄洪,抗洪抢险技术人员现场做好技术指导;
    ⑺当洪水持续上涨,通过实施抢险措施后,可能发生洪水溃坝时,由水库现场抢险指挥长发布撤离命令,同时发射信号弹向水库下游紧急报警撤离,抢险队伍带队负责人将撤离命令传达到每个抢险队员,并组织抢险人员有序撤离;
    ⑻水库下游接到报警撤离信号后,区防汛指挥部立即组织洪水威胁区人员全部紧急撤离,并启动救灾安置、卫生防疫、治安防范等保障机制,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预警报警信号辩别和撤离路线:
    ⑴预备信号:撤离准备信号为连续发射二颗红色信号弹,反复二次,间隔30秒;
    ⑵撤离报警信号:撤离报警信号为连续发射三颗红色信号弹,反复三次, 间隔1分钟;
    ⑶报警解除信号:报警解除信号为发射一颗绿色信号弹,反复三次,间隔2分钟。
    撤离路线由马杓沟口210国道向北就近撤离到安全地带。
    小㈡型水库洪水防御及对策:
    当水库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时,由水库所在地镇防汛指挥部指挥,按照辖区水库度汛计划组织实施水库洪水调度和水库防汛抗洪工作,并及时将水库雨、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
    当水库达到设计标准洪水位时,由水库所在地镇防汛指挥部指挥,按照辖区水库度汛计划,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工作,并立即将水库雨情、水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区防汛指挥部派督查组赴水库现场督查抗洪抢险工作,镇防汛指挥部及时实施洪水调度;加强水库大坝巡查、监测,做好应急通讯保障,及时准确传递雨、水情;及时预警,组织好水库下游洪水威胁区人员的避险撤离准备;抢险物料、抢险队伍准备到位,随时准备投入抗洪抢险,确保水库大坝和水库下游人员安全。
    当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或超标准洪水位时,水库所在地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区防汛指挥部紧急向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报告,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指派一名区防汛副指挥长带领抗洪抢险技术人员赶赴水库现场组织指挥抗洪抢险,水库所在地镇防汛指挥部在区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的指挥下,按照辖区水库度汛计划组织实施抗洪抢险。
    ⑴区防汛指挥长宣布水库所在地镇辖区抗洪抢险进入非常紧急状态;
    ⑵镇防汛指挥部领导立即进入相应防汛岗位,镇包水库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立即进入水库抗洪抢险一线;
    ⑶加密水库大坝巡查、监测,增加巡查、监测人员,随时报告水库雨、水情变化;
    ⑷保障水库应急通讯畅通,雨、水情及时准确传递;
    ⑸按照镇制定的水库报警措施,及时报警,组织水库下游受到洪水威胁区人员安全撤离;
    ⑹抢险物料、抢险队伍立即到位,坚守大坝,全力抢险,保障大坝安全;
    ⑺启动灾区救灾安置、卫生消毒、防疫、治安防范等保障机制预案,区民政局、区卫生局指导灾区做好抗灾救灾和卫生消毒、防疫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全部妥善安置,灾区不发生重大疫情;
    ⑻加大撤离区治安防范力度,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九、紧急处置应急方案
    紧急处置应急方案是指紧急处置超标准重特大洪水或河流堤防、水库工程重大险情,以及抗洪抢险关键时期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网络编辑:印台区
信息审核:印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