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SYTQ-2015-000987 主题分类:  区政府文件
发文机构: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发文文号:  铜印政发〔2015〕17号
发文日期:  2015年07月10日 发布日期:  2015-07-13 10:43
公文时效:  发布机构:  印台区人民政府
索引号:  TCSYTQ-2015-000987
主题分类:  区政府文件
发文机构: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发文文号:  铜印政发〔2015〕17号
发文日期:  2015年07月10日
发布日期:  2015-07-13 10:43
公文时效: 
发布机构:  印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5-07-13 10:43

铜印政发〔2015〕17号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管委会,区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驻区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目标,结合我区果业发展现状,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果业立区”战略,以促进果农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果业提质增效为核心,进一步优化果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方式,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果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二、目标任务

    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为重点,建设一批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打造一批精品果园,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不断提升全区现代果业发展水平。到2017年, 全区苹果总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农民人均3亩以上,挂果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30万吨,优质果率达90%,总产值达到13亿元,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达13000元。到2020年,全区苹果总面积保持在30万亩以上,农民人均3亩以上,挂果面积达到23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37万吨,优质果率达91%以上,总产值达到14亿元,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达14000元。全区果品储藏能力达到4万吨。

    三、重点工作

    ㈠稳定栽植面积,壮大苹果产业规模

    1、优化苹果产业布局。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域环境,优化品种布局,促进全区品种结构合理。在海拔800-900米的川道、坡台地发展中早熟品种,在海拔900-1300米的塬区发展晚熟品种,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矮化密植果园。适当缩减晚熟品种比重,增加早熟、中熟品种比重,减少鲜果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实现果品分散均衡上市。到2020年,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发展比例为15:25:60,早熟、中熟以红星、嘎啦优系为主,晚熟以红富士优系为主。

    2、加快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构建“政府监管、企业(合作社)承载、市场运作”的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我区果树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选育一批优质苗木,推进全区果树品种改良和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无病毒大苗繁育基地,从源头上解决全区苹果苗木品种不纯、砧木不合理、质量标准差、携带病毒等问题,缩短建园周期,实现早挂果、早丰产、早收益。2018年前力争建成2-3个有资质的区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育繁推一体化种苗企业(合作社),不断提高供苗能力,保障健康种苗供应。

    3、巩固发展苹果面积。坚持“政府引导支持,镇办规划落实,群众自愿参与,专业技术服务”的原则,引导果农积极推行大苗移栽,矮化密植,推广高品质和省力化栽培技术,完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大户栽植。每年新建果园5000-10000亩,加快老园改造步伐,逐步淘汰老旧园,到2020年全区优质苹果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

    ㈡强化果园管理,推进苹果标准化生产

    1、大力推广先进果业技术。按照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持续抓好红土北塬、印台西塬、广阳高楼塬区三个重点区域。对树龄过长、品种老化、植株衰老的果园,加大改造提升力度,通过实施间伐减密、果园覆盖、人工授粉、肥水一体、果实套袋等技术,实现果园精准化施肥,提升土壤肥力。突出抓好以早期落叶病、腐烂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不断提升果品质量。

    2、加快现代果业园区建设。加强政府引导和管理服务,吸引工商资本进入果业领域,促进果业园区化发展。支持建设老旧园改造、新技术栽培和果游畜结合等示范园区。积极发展生态果园和有机苹果,扶持和鼓励果业企业(合作社)加快基地认证步伐。力争到2020年,全区果、畜、草生态果园面积达到20万亩,有机苹果认证达到1000亩,建成省级示范园3000亩,建成采摘观光园10个。

    3、着力改善果区基础条件。加强果区道路、果园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到2020年,果园总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区域实现道路通畅,全区50%的果园实现节水灌溉。依托现代果业项目,为果园配备小型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

    4、强化果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定期组织区农业、工商、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对果品包装、农资经营企业开展全面检查,坚决打击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实行果业生产档案记录制度,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全程监管,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㈢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1、创新培训形式。通过邀请专家授课、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广大果农、果业大户和果业技术员的管理水平,促进全区果业有序发展。每年聘请专家2-3人次,参观学习1次以上。

    2、加大培训力度。以提高果农素质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加大信息服务、务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建立区有站、镇有办、村有骨干、户有技术员的区镇村户四级技术服务网络,不断提高服务果农的水平。加强果业技术力量,2018年以前在每个果业重点镇办配备1名中级职称技术员,在每个果业重点村配备2-3名村级技术员,为每户果农培养一个果业技术明白人。每年在每个果业重点村举办培训不少于4次,全年培训果农不少于2万人次。

    3、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社会化服务。引导合作社组织成立各种服务队伍,实现病虫害统防统治、生产管理技术统一,不断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快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㈣加快品牌建设,提升果品综合效益

    1、完善果品市场体系。积极拓展东南沿海市场,鼓励扶持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印台苹果形象店。在果区建设集贮藏、包装、加工、交易等为一体的综合苹果产地交易市场。坚持把质量安全作为印台苹果宣传销售的重点之一,试行一批具有完备果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印台苹果。到2020年在销区建立4-6个印台苹果形象店。

    2、广泛开展宣传推介。组织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果品宣传促销活动,扩大印台苹果的对外影响。在大中城市举办印台苹果推介会,宣传印台苹果,扩大知名度。每年至少举办1次印台苹果对外推介会。同时,加强果区生产基地和主干道路边的果业宣传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果业发展氛围。 

    3、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推广使用“铜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作宣传牌、宣传片、微电影等,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型网络媒体进行全方位、大密度的宣传,提高印台苹果品牌影响力。

    4、加快建设果网平台。按照企业化运作、市场化服务、政府监管的模式,利用网络建设果网平台。扶持鼓励企业、合作社和个人发展电子商务,逐步实现苹果营销网络化、远程化、高效化。

    5、延伸苹果产业链条。坚持政府监管、民间集资、社会推动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加快苹果采后处理、贮藏、加工、包装、销售、冷链配送等配套产业发展,实现果品季产年销和增值增收。

    四、保障措施

    ㈠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区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果业管理局,区果业管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苹果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各苹果主产镇办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辖区的苹果产业发展工作。

    ㈡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加大对苹果产业的投入力度,设立区果业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新建园苗木补贴、新技术推广补贴、专业技术人员以奖代补、果业考核奖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补贴和中小型果库建设补贴等政府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发展果业的积极性。主动争取项目,加快果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苹果产业总投入逐年上升。     ㈢齐抓共管,合力推进。进一步明确镇办、部门在苹果产业发展中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镇办、各部门的服务职能,切实解决苹果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资金、信息、环境等问题,形成齐抓果业的合力,确保果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苹果营销环境整治活动,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打造一流售果环境。

    ㈣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加大果业考核在镇办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分值的份额,形成以抓果业来衡量全年经济工作情况的机制。同时,采取签定目标责任书、分季督查果业任务、考核通报等形式,促进全区果业有序发展。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2015年6月26日



网络编辑:印台区 
信息审核:印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