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SYTQ-2015-000988 主题分类:  区政府文件
发文机构: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发文文号:  铜印政发〔2015〕16号
发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5-07-13 10:43
公文时效:  发布机构:  印台区人民政府
索引号:  TCSYTQ-2015-000988
主题分类:  区政府文件
发文机构: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发文文号:  铜印政发〔2015〕16号
发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5-07-13 10:43
公文时效: 
发布机构:  印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的意见的通知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5-07-13 10:43

铜印政发〔2015〕16号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的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管委会,区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驻区各有关单位:

    现将《铜川市印台区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的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2015年6月26日

铜川市印台区关于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和省市政府“质量强省”、“质量强市”战略部署,适应质量发展新常态,努力实现由产品质量向发展质量、由质量监管向质量建设、由“质量兴区”向“质量强区”的转变,进一步发挥质量工作对我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结合我区实际,现决定在质量兴区基础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全面加快质量强区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的重要意义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也是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体现。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着眼未来、应对挑战、谋划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我区以质量铸造形象,以品牌引领发展,聚集竞争优势平台,建设平安印台、诚信印台的必由之路;是打造质量高地,优化发展要素,提升发展品位,建设全国果业强区、全省旅游名区、全市工业大区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各镇办、部门要高度重视质量强区战略实施工作,放眼长远,立足本职,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确保质量强区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㈠指导思想。按照省、市政府“质量强省”、“质量强市”战略的安排部署,坚持 “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速转型发展、实现富民强区为目标,采取“宏观着眼,实体入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方法,抓发展质量、提生活品质、建质量强区,为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㈡主要目标。通过实施“345质量计划”(即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品牌三大战略,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质量技术支撑、质量诚信、质量评价四大体系,全力建设质量强区的基础工程、平安工程、重点工程、导向工程、惠民工程等五大工程),突出抓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重点领域的质量建设,促进全区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质量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总体水平达到全省中等或全市领先水平。 

    1. 提升产品质量。重点解决食品、药品、农产品以及重点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鼓励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农产品以及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持证率达到6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依法按标生产率100%,国家监督抽查我区的产品合格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省级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6%以上;建成2个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打响周陵农业、陈炉陶瓷两大区域品牌,力争增加省级名牌产品1—2个,市级优质品牌产品1—2个。 

    2. 提高工程质量。重点解决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企业工程质量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等问题。在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交验合格率保持100%的基础上,到2020年,建筑节能示范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在建筑用能监管、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引导低碳绿色建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3. 改进服务质量。重点解决服务业规范化水平不高、品牌意识不强、质量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到2020年,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体系;加大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的评定与复核力度,完善景区、星级饭店质量等级评定机制,落实景区、星级饭店的创建工作主体责任。交通运输业旅客运输各项安全指标均控制在上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范围内;医疗卫生业全面实行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化,居民对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达90%以上;金融、电信、邮政、供水、供电、贸易等行业的用户满意率超过85%。 

    4. 改善环境质量。重点解决区域内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城镇生活用水水质达到GB5749-2006(92/106)标准;城乡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完成省市下达的考核天数任务;漆水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IV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分别低于55dB(A)、45dB(A),达到二级较好以上;城区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继续保持一级好等级;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三、主要任务 

    ㈠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增强质量竞争力

    1.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实施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战略。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努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示范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到2020年,拥有著名商标8个,拥有自主专利产品4个。

    2. 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落实《陕西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1-2020年)》,建立健全以促进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和农产品、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标准体系。引导我区优势产业、企业加强技术标准创新和先进技术标准的研制,支持企业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以省、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为依托,加强农业、服务业等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提升我区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和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到2020年,将周陵农业园区打造成现代农业园区的国家级示范区,打造玉华、陈炉2个旅游服务示范点。

    3.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围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工程和环保领域,制定品牌培育规划和品牌政策,进一步完善品牌体系,创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企业(商标、商号),创建一批享有社会美誉度的工程品牌、服务品牌和生态品牌。积极组织申报“陕西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陕西省名牌产品”、“铜川市优质产品”等区域名牌。到2020年,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 2-3 个,省名牌产品达到3-4个,市优质产品3-4 个。

    ㈡建立健全四大体系,夯实质量基础

    1.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增强质量安全防控能力。建立“政府牵头协调、部门依法监管、社会共同监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对评估、监测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及时预警,以“打非治违”及“百城万店无假货”为着力点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将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区域监管模式,质量安全监管任务较重的镇(街道)要根据需要设立基层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从组织、人员上逐步解决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紧急处置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 

    2. 建立健全质量技术支撑体系,强化质量技术服务能力。加强区级食品、农产品等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同时紧密依托法定及具有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测、工程质量检测、环境监测、标准化研究等技术机构为我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注重克服区域短板,利用市场规则,发挥质量中介机构的作用,在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品牌培育、科技创新、市场调查、质量评价、创意设计等环节提供公平公正的第三方服务。 

    3. 建立健全质量诚信体系,增强质量行为的约束能力。以区政府各类网站、电视台、报刊等为平台,设立质量诚信“红黑榜”板块和栏目,依法公开质量信息、违法案件及处理结果,引入有效的社会监督。建立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质量信用监督机制,引导企业注重质量信誉,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质量文化。以“3.15”、“质量月”宣传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质量诚信建设,提升印台对外形象。

    4. 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增强质量建设引导能力。综合运用检验检测、市场调查、环境监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建立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统计指标体系。以市上统一的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全区质量建设考核评价,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主动”的责任落实机制。 

    ㈢全力建设五大工程,提升质量水平 

    1. 建设质量强区的基础工程。广泛开展质量强镇、质量强企创建活动,将质量强区建设工作部署传递到基层,形成从区到镇、从政府到企业的创建格局。2020年达到“质量强区”评价标准,区域骨干龙头企业达到“质量强企”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由省名推委制定)。

    2. 建设质量强区的平安工程。质量强区建设始终要把质量安全摆在首位。充分发挥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作用,提高市场准入、环境准入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监督抽查和质量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制度,构筑高效的质量安全监管网格;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产品、工程、服务、环境领域质量违法犯罪案件,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或者隐患的案件一查到底,并坚决做到 “四个”不放过(案件案情未查清的不放过、安全隐患未处理的不放过、违法犯罪分子未得到惩处的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不放过)。到2020年,确保不发生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全区质量安全环境有效提升。 

    3. 建设质量强区的重点工程。推行质量强区建设“项目工作法”,区四大实体质量牵头部门和各镇(办)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质量强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将重点工作转化为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使质量强区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4. 建设质量强区的导向工程。在推动我区企业积极争创陕西省质量管理奖、市政府质量奖的同时,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质量奖励制度,并设立政府质量奖。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及骨干龙头企业全面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或精益管理等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企业质量管理状况明显改善。 

    5. 建设质量强区的惠民工程。质量强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提高生活品位。每年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切的质量问题,开展产品质量惠民行动、工程质量惠民行动、服务质量惠民行动、环境质量惠民行动,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方案,一年解决一批具体问题。 

    四、保障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印台区质量强区工作推进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全区的质量强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质监分局,主要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区质监分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区环保局分别牵头负责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建设工作,其他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全区质量建设规划,将具体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镇办、部门、企业,落实到人头。同时,制定质量强区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强督查考核力度,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主动、社会参与的责任落实机制,确保质量强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㈡明确工作职责 

    1、各镇办:对本辖区的质量强区建设负总责,制定本辖区的质量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报区质量强区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并组织实施;建立相应的质量建设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定期督查本辖区内的质量建设工作。 

    2、委员会办公室:为委员会的决策做好前期调研,负责做好各类政策文件、工作计划等起草工作;贯彻执行委员会决策,检查各项决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质量强区建设的信息收集和相关报道工作;承办委员会委托的其他工作。 

    3、区发改局:牵头组织服务业质量提升工作,制定我区服务业质量提升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会同相关部门(如文物旅游局等)组织实施。 

    4、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工作,制定我区建筑工程质量提升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5、区环保局:牵头组织环境质量提升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在贯彻执行市环保局拟定的环保规划基础上,拟定我区环境保护规划并执行。

    6、区质监分局:牵头组织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在贯彻执行全市产品质量提升和年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拟定全区产品质量提升计划,并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7、区工信局、商务局、中小企业局:加强行业管理,指导行业开展质量提升工作;区工信局负责陈炉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质量提升;区商务局负责商贸行业的质量提升工作,并组织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区中小企业局加强中小微企业的质量提升工作。 

    8、区科技局:牵头负责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为质量强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9、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基层交通建设工程和基层运输服务业的质量提升工作。 

    10、区水务局:负责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提升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1、区农业局、林业局:分别负责各自监管领域的农、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工作。

    12、区卫生局:负责全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和质量提升工作。

    13、区工商分局:负责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负责商标战略实施工作。 

    14、区食药监局:负责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提升工作。 

    15、区文广局、区文物旅游局:分别负责各自主管领域的服务行业质量提升工作。区文广局做好质量强区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 

    16、区安监局: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为质量强区建设提供生产安全保障。

    17、周陵园区管委会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以品牌推广为核心,打造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

    18、顺金园区管委会: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打造现代工业园区。

    19、区国税局、区地税局:负责生产经营单位诚信纳税工作。  

    20、区财政局:筹措和拨付质量强区专项资金。 

    21、区人社局:负责质量工作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22、区委宣传部:牵头协调质量强区工作的宣传,引导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

    23、区公安局分局:负责做好质量强区环境保障工作,并严厉打击质量违法犯罪行为。

    ㈢实施工作考核 

    依据《铜川市质量强市工作考核办法》制定我区相应的考核办法。及时将市质量强市下达我区的考核指标分解下达到各镇办和相关部门,并严格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镇办、相关部门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㈣强化政策扶持 

    建立以采用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技术改造的政策导向,鼓励企业争创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检验检测平台、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质量安全、民生计量工作的投入,确保质量强区建设各项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㈤建立奖励机制 

    对获得陕西省质量管理奖的企业区政府奖励10万元;对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区政府对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  3万元;对获得铜川市优质品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区政府对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1万元。 

    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陕西省著名商标、铜川市知名商标的区内企业和本区注册成功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所有人的奖励按照《铜川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铜政发〔2014〕1号)规定执行外,区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 

    ㈥重视人才培养 

    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具备熟练职业技能的技工人才。重视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工作人才的培训,引导企业加强在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能力。鼓励企业引进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科技研发、创意设计、职业经理人等方面的高级人才,提高我区质量管理、质量保障的能力与水平。 

     ㈦营造质量氛围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质量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对质量强区建设进行广泛宣传,树立一批质量先进典型;加强舆论监督,对质量违法典型案例进行曝光;深入开展“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日”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网络编辑:任建鹏
信息审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