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TCSYTQ-2015-001651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文件 |
发文机构: |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 发文文号: | 铜印政发〔2015〕25号 |
发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15-12-01 12:56 | |
公文时效: | 发布机构: | 印台区人民政府 |
索引号: | TCSYTQ-2015-001651 |
主题分类: | 区政府文件 |
发文机构: |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
发文文号: | 铜印政发〔2015〕25号 |
发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15-12-01 12:56 |
公文时效: | |
发布机构: | 印台区人民政府 |
铜印政发〔2015〕25号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管委会,区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驻区各有关单位:
现将《铜川市印台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
2015年11月20日
铜川市印台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66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5〕30号)精神,切实加强我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面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㈠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动手、社会参与、依法治理、科学指导,统筹治理影响健康环境因素,不断提升群众文明卫生素质,积极推进社会卫生综合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㈡主要目标。通过持续深入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环境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影响健康的主要环境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治理;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和健康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广泛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重点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等公共卫生问题防控干预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二、统筹治理影响健康环境因素
㈢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一是由区住建部门牵头,加快编制村庄规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市容顽疾部位的综合整治力度,推动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和服务向乡村延伸;二是由区环保部门牵头,继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有效治理农村污水垃圾乱排乱放问题。三是由区农业部门牵头,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有效治理“脏、乱、差”问题;科学编制农业产业建设规划,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利用;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规范农药包装物、农膜等面源污染处置;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是由区林业部门牵头,加强公路沿线、河流两岸、城镇周围、村庄周围、新建社区周围“两线三点”造林绿化,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五是由区交通部门牵头,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有条件的硬化,暂不具备条件的砂砾石化,有效治理扬尘和淤泥污染。六是由区住建、交通、水务、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加强车站、河道、旅游景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的卫生治理,营造清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七是由区爱卫办牵头,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组织开展义务劳动,推动重点卫生问题的解决。到2017年,完成全区所有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到2020年,城乡水、电、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普遍建成,卫生保洁机制全面建立;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提高到50%以上;所有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左右;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0%以上;农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㈣实施饮用水安全保障行动。一是由区环保部门牵头,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二是由区住建部门负责,积极协调市住建部门,加快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条件成熟的镇村,优先采取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或建设跨村、跨乡镇集中连片供水工程等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统筹解决城乡居民、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由区水务部门牵头,继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现有工程提质增效,加强农村特别是地方病病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供水设施管护长效机制,提高供水质量。四是由区水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供水检测监测制度,加强饮用水水质检测监测能力建设,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70项以上水质指标检测能力。到2017年,全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到2020年,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5%。
㈤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由区环保部门牵头,全面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结合我区《“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工作方案》,大力开展燃煤企业、燃煤锅炉、机动车、道路及建筑施工等大气污染源整治,加快“气化印台”步伐,大力实施“煤改气”工程,严格实施大气排污总量控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推进餐饮油烟污染治理。以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数,到2017年,全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下降10%以上。
㈥实施食品安全保障行动。一是由农业部门牵头,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的突破口,通过引导农民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减少农药化肥施用,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二是由区食药监部门牵头,围绕影响食品安全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大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和餐饮企业的监督检查,规范对小作坊、摊贩、网络销售等的管理;严格活禽市场准入,监督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逐步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继续打击无证无照、销售和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侵权仿冒等违法违规行为。
㈦实施卫生厕所普及行动。一是由区农业、卫生部门负责,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把农村改厕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等项目结合起来统筹实施;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以建设双瓮式、三格化粪池式、水冲式、沼气式农村卫生厕所为主要形式,加强对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生流行。二是由区教育、旅游、卫生等部门负责,在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集贸市场、镇办机关等公共场所,旅游景点、铁路公路沿线、农村新建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点,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到2020年,基本消除旱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
㈧实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行动。一是由区爱卫办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镇办具体负责,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实行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单位责任制;组织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预防控制药物、器械技术研究和管理,严禁使用违禁药物。二是由区疾控部门负责,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技术指导,建立健全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监测调查,对全区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使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防止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流行。
三、不断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
㈨开展重点疾病防控活动。由区卫生部门牵头,全面落实艾滋病、结核病、出血热、乙肝、狂犬病、手足口病专病专策精细化防控策略;组织开展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巩固和提高疫苗按种率,夯实免疫屏障,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到2020年,重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㈩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一是由卫生部门牵头,以重大疾病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主要内容,持续办好《百姓健康》系列健康教育宣传栏目,进一步扩大辐射力和影响力;认真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各类卫生日主题组织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创新健康教育的方式和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健康知识;发挥协会、学会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优势,开展健康知识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医院、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推进健康促进县(市、区)示范点建设,推动健康促进县(市、区)、健康促进场所(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和家庭创建活动,为健康城市、健康陕西的建设积累经验。二是由教育部门负责,将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教学内并进行综合评价。到2020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6%以上,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率达100%。
(十一)开展打击虚假健康宣传活动。一是由区文广部门牵头,对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的医药广告,进行全方位监测,依法取缔虚假保健食品、医药、养生等违法违规广告,严肃查处以医学科研、健康养生、中医义诊、专家学者等名义进行的趋利性误导宣传。二是由区工商部门牵头,加强对户外广告的广告主、经营者、发布者的监管,查处取缔影响人身健康的虚假广告。三是由区网信部门牵头,加强网站、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发布相关健康内容的监管,加大对不良信息的监管和打击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对医药广告的持续追踪监督,防止虚假医药广告误导消费者。
(十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一是由区文广部门牵头,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广场等场地设施,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二是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鼓励日常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应实行工间健身制度,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三是由区教育部门负责,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十三)推进禁烟控烟活动。一是由区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宣传和执法力度,显著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识水平,切实减少二手烟危害;开展无烟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加快建设无烟环境。二是由区文广部门负责,倡导在创作作品时突出控烟主题,警示烟草危害,引导公众转变吸烟习俗。四是由区工商部门负责,加大查处力度,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五是由区教育部门负责,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控烟工作。六是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办利用各种方法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到2020年,全区成人吸烟率下降到20%以下,青少年吸烟率下降到5%以下,公众对吸烟和吸二手烟危害健康的知晓率达到70%以上。
(十四)开展慢性病控制活动。由区卫生部门牵头,继续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活动,坚持以儿童、老年人、高危人群和患者为重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和措施,营造慢性病防控社会支持性环境,提升居民健康技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控制和有效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坚持以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探索建立慢性病防治全程管理模式,通过实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等措施,推动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有效、方便的全程连续防治服务。到2020年,创建成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慢性病快速上升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四、推进社会卫生综合治理
(十五)深化卫生城镇建设。由区爱卫会牵头,做好卫生乡镇、卫生单位、卫生村创建指导工作,加强卫生城镇内涵建设,将“六项行动”和“六项活动”作为重点列入创建考核内容;实施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对已经获得命名的卫生单位每3年复审1次,对复审不达标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按程序撤销其荣誉称号。到2020年,至少建成1个国家卫生镇。
(十六)启动健康城市建设。由区卫生部门牵头,开展健康城市建设试点。组织开展城市健康状况基线调查,针对主要健康问题,编制健康城市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健康城市建设指标和评价体系,将健康政策融入城市规划、市政建设、道路交通、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各项公共政策并保障落实,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建设效果评价,促进健康影响因素持续改进;实施“健康细胞”建设工程,夯实健康城市建设的基础,指导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幼儿园、健康医院、健康村庄等“健康细胞”示范建设。2018年前启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
五、保障措施
(十七)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办、各部门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列入政府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落实爱国卫生工作的属地责任。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确保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十八)健全机构,强化保障。要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建设,健全爱国卫生组织体系,特别要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机构建设,明确机构和人员负责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日常工作,确保其组织协调功能的充分发挥。各镇办、各部门要建立爱国卫生工作组织,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财政部门要继续通过现行专项转移支付方式给予资金支持,重点保障“六项行动”“六项活动”经费。加强爱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成员单位爱国卫生相关基础信息共享机制,提升爱国卫生服务水平。
(十九)明确任务,严格考核。区爱卫会要研究制定全区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工作措施,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进度,认真抓好落实。区爱卫会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导检查,掌握工作进展,定期交流信息,督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对工作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区政府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不达标的,及时督促整改;问题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11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