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阴沉沉的,地处镇风寺山角下的阿庄镇湫洼村传来阵阵寒意。在贫困户王军才的屋子里,一盒“脑心通”的药盒在主人与包扶领导周建新副镇长之间传递,这是我们采风团看到最真实的一幕。
原来,贫困户王军才是位脑梗病初愈者,他们在谈论药物的疗效与价格。从二人的谈话中得知,王军才是感谢周书记推荐并及时带来的药品。我们倍受感动,虽然刚进入冬天,屋内仿佛已有了浓浓的春意。
“王军才,42岁,从小因家里穷没上过几天学”。提起王军才的家庭,周镇长如数家珍,这些年来王军才一直靠打工维持生计,但命运总与这个42岁的小伙子作对,侄儿在外打工遭遇车祸身亡,智力障碍者的哥哥带着小侄儿与他一起生活,加上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几年下来负债数十万元,虽然自己现在也拖着病体,但勇于担当,这几年虽饱受磨难,但他仍然自强不息。2016年,在国家政策扶贫的感召下,更加增添了他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说话间,王军才的媳妇又拿来苹果种植以及养殖方面的书籍让我们看,她说,这些都是镇扶贫办的同志送来的,她感激周镇长,重恩不言谢!丈夫虽是个文盲,但她可以手把手教他。她明白,知识脱贫与产业脱贫一样重要。
2016年6月,王军才在扶贫办的支持下,加入了地处北山的绿色合作社,参股养殖肉牛10头,迈出了产业脱贫的第一步,并在原有3亩苹果面积的基础上新增7亩,且郑重承诺示范化、标准化。
“周镇长,我前期投资4000多元,用钩机挖的通行,又埋了玉米杆,就等咱镇上明春引进的好苗子”。王军才虽然说话声音低沉,语速缓慢,但我们都听见了。“脱贫致富重在脑壳,虽然我大字不识几个”,然后又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头,说:“请大家放心,我不会给大家丢脸的,脱贫致富路上我得走好,不为别人,也为我自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