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并肩作战

来源:脱贫攻坚办 发布时间:2016-12-22 18:28

    为贯彻落实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冲刺60天 打赢攻坚战”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完成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的任务,在验收阶段我们奋力前行,积极深入辖区15个行政村,从细节做起,强化各项帮扶措施,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积极开展走访慰问,为脱贫攻坚再加力。
    上下联动  齐心协力助脱贫
    天灰蒙蒙的,瑟瑟的北风卷过。吃过午饭,在镇党委书记路毅同志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金锁关村,首先在村委会召开了村两委会干部座谈会。随后, 镇党委路毅与镇长薛海一行走访了金锁关村2016年脱贫户。在贫困户舒新有家中,路书记询问了村王书记今年扶持的养殖肉猪发展状况。在舒新有家的猪圈旁,路书记与村领导和包户干部仔细查看了肉猪的生长状况、猪舍环境以及冬季饲料储备情况,并询问了解有关猪的日常喂养、疫病防治和冬季保暖采取的应对措施。看到猪舍里三头肥大的猪时,路书记非常高兴,当场为其算了一笔收入账,并叮嘱舒新有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这项产业,从越冬饲料储备、疫病预防、猪舍卫生和冬季保温等方面要精心管护,科学饲养,以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叮嘱在场的村两委会干部和包户干部,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关心和支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养殖技术、疫病防疫等方面困难和问题,做好后续服务,壮大和带动全村养殖业快速发展。舒新有激动的说:“没想到镇领导和包户干部这样细心,关心我的生活,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领导的真诚关怀和帮助!我一定会鼓足干劲,发展好养殖业!”
    在贫困户汪忠亮家中,当得知他是一个四级残疾时,薛镇长为他的生活而担心。一家三口人,老两口都一把年纪了,儿子也老大不小至今还没媳妇。薛镇长还特意揭开锅盖、面袋子进行查看,询问了解生活中有无困难。得知汪忠亮是四级残疾而平时接些零活---修补轮胎贴补家用时,薛镇长给予了很大的赞扬。随后还了解了今年家里玉米收成、家里务工、大病报销等基本情况,就玉米产量、销售等问题进行详细调查。鼓励贫困户要大胆创业、发展种植养殖业,让“高产”成为收入增加的“高量”。最后,现场与贫困户算收入账,宣传“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去内容”的脱贫政策,鼓励他们再添措施,再鼓干劲,走在脱贫队伍的前列。
    说起这个人,不管你什么时候看到他,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他就是姚湾村的村主任---杨宜君。从去年4月份当村主任以来,杨主任始终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初衷,一年来在村级改造、基础建设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这一年里,经过争取投入10万,将村委办公室的院子进行了硬化,并投资16万对两委会办公室进行了升级改造,改善了办公条件,增加了内部设施。今年5月经过多方争取给4户贫困户买羊80只,投资5万元;给10户贫困户盖房32间,总投资50余万;2015---2016年争取“人饮工程”款8万元;8月经过争取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给全村5个组安装路灯80盏,投资40万;在市中院的协调下,争取到前花石仲家山水泥路资金209万,工程即将实施。争取到基本农田治理资金30万,平整土地300亩。这一项项工程的落实都为姚湾村的村民带去了实惠,同时也带动了本村贫苦户经济的增收。当问杨主任做这个村主任值不值时,杨主任说道:“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当这个村主任我图啥呢,村里有些人见了我竖起大拇指,可也有些人见了我就骂。农民的事不好办啊!”
    姚湾村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上面都有了一定的规划与进展。振源合作社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贫困户经济的增收,这一切的成果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几个村组长认真负责的成绩。
    今天虽说是周末,但镇政府的院子里甚是比平时热闹。一走进院子,可以看到一个只有20平的小房子里挤满了人,沙发上坐着几个五十上下的人正在填表,再朝里三张办公桌前都围满了人。“你说这个人家里收入超过2016年脱贫线了,但是家里还有上学的娃娃,当时就是因学致贫的,这次可以不纳入拟脱贫名单吗?”“哎,你说我这一户原先就是定的产业扶持,今年养了5头羊,现在羊还小着……”村里的干部都在为自己村那些日子恓惶的人而发愁,都在尽力为他们争得最大保障与福利。走进人群办公桌前坐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小伙儿,白白净净,瘦瘦的。他一边翻阅着上级来文让大家伙了解最新的政策,一手查看着村里交来的户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认真核对,针对每个人提出的问题他都认真、耐心地作答,对于有异议的问题都一一做了笔记。从外面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里面是在吵架,其实不然,是村里的干部正和我们的扶贫专干探讨着扶贫的相关政策及问题。
    再朝里面的桌子走去,透过人群隐约能看到桌上放有碗筷,看来真的是“住在办公室、吃在办公室了”。今天是镇上召开贫困村退出民主评议大会的日子,有的村在村里已召开了2016年度贫困户退出民主大会,大家看到公示的拟脱贫名单,都言不由衷地为脱贫户开心。政策好了,那些原本日子过不下去,对生活没有信心的人都开始奋斗了,开始为自己的日子谋划了。
    这段时间正是扶贫系统动态调整录入的关键期,也是2016年度贫困村、贫困户民主退出的评议阶段,这几天全镇镇机关干部都积极奔走,纷纷入户核实,给贫困户“算收入”,被围在中间操作电脑“录底子”的年轻小伙儿正是金锁关镇扶贫办的扶贫专干---张昆。小伙子来镇上一年多了,因为家在外地的缘故,已成为镇上的“常住户”,小伙子看着单薄,可干起事来从不马虎,真是一个顶两个,也是镇上的香饽饽。不管是上级来人,还是村民有事,同事有事他都来者不拒,他常常说:“能帮就帮吧,这样心里舒坦。”多么朴实的小伙儿,干起工作来废寝忘食。当问及扶贫工作好不好干?他说:“这个工作确实很忙,没有上下班之分,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每次看到别人都有正常周末时,我的心里满是羡慕,但一想到还有很多政策、工作没弄明白时,我又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每次压得快喘不过气时,只要想到每次去贫困户家中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时,便又忘记了辛苦。”多么朴实的话,虽然有抱怨但更多的还是理解与责任。这就是我们的扶贫专干,一个奋战在一线,用青春和热血投身脱贫攻坚的人。
    担起责任  真情帮扶助脱贫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各级单位、各帮扶部门都勇于担当,认真落实贯彻“精准扶贫”的各项举措,积极与帮扶单位对接。医疗扶贫小分队也行动起来了。金锁关镇中心卫生室组织脱贫攻坚团队,送医下乡,前往辖区重点扶贫村卫生室何家坊、姚湾村进行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和慢心病防治讲座,并对贫困人口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宣传品等。并走访了几户贫困户,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走访过程中,不但为患病群众诊疗,更主要是扶贫政策的解读,送去了温暖。
    这个冬天对于姚湾村的贫困户来说不再寒冷,市中院的温情弥漫在整个村庄。近日,市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党华宁带领一班人深入所包扶的金锁关镇姚湾村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了解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为困难群众送去棉衣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在贫困户郝为民家中,当得知他一个人生活时,党院长还特意揭开锅盖、面袋子进行查看,询问了解生活中有无困难。随后还查看了今年村上为郝为民争取的移民搬迁资金新建的三间平房和采收的苹果,并为其送去米和油等生活用品。郝为民激动的说:“没想到中院领导和包户干部这样关心我的生活,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市中院领导的真诚关怀帮助!我一定会鼓足干劲,在中院的帮扶下早日脱贫致富!”
    在随后走访中,每到一户都详细了解家庭人口结构、经济收入,住房医疗等情况。在了解了贫困户的困难后,随后市中院的同志为贫困户送来了5吨煤。大家看到拉来的煤,洋溢不住的激动,心里想着,这下过冬不用愁了,取暖有了保障。
    一年来,各帮扶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根据各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和完善帮扶措施。省贸促会为帮扶的柳树台村提供了2.2万株核桃苗,和1260公斤黄豆种共计23.2万,用于发展产业;组织农民技术培训两次,以提高农户的种植养殖技术;赠送电脑和复印机各一台,计1.2万元完善了村办公室的改造;修路30万。市交通运输局对徐家沟村道路硬化4公里,投资300万,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市中级法院对姚湾村道路修建投资209万,修路3.5公里;村委会改造,土地平整30万;投资40万修路灯80个;危房改造筹集2万余元;党建1万;产业发展5万元,用于4户贫困户购买80只羊发展产业。区财政局对帮扶的柳林沟村和柳树台村村委会办公室的改造及修路和小广场的建设投资共计24万;对两村120户贫困户每户发放2袋二胺,地膜4卷等。另外,区人社局、顺金管委会、市玉华宫管理局、市烟草专卖局部、区政府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安监局等部门也认真落实帮扶责任,帮助贫困户选择扶贫项目,协调落实扶贫资金,同时为贫困户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技术、信息、购销等方面的系列服务。
    奋力拼搏  为脱贫致富找出路
    经过一年的努力,合作社的运行也步入了正轨,很多合作社有了经济效益,烈桥村的茶树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11月14日,烈桥村茶树源农业有限公司举行了第一批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发放仪式,现场为参加合作社的37户贫困户每户发放股金720元,并赠送合作社自产生态鸡蛋一盒。在镇村两级的努力下,更多贫困户通过入股、土地流转、打工等多种方式,加入合作社,很好实现了“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开发管理,促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为贫困户带来了实惠,而且带领贫困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崔家沟村南庄组的贫困户张小平,现在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更是贫困户的榜样、楷模。近一年,在党和政府脱贫政策的支持引领下,在大家和热心群众的帮助下,张小平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养着8头猪仔,3头有百十斤的是他自己今年饲养的,另外5头是9月份镇政府帮扶购回来的。现在他又有了新的想法,想再养几头猪,想从村里的互助资金协会和信用社再贷几万元,扩大一下规模,听说还有养殖专业合作社,也想加入。原来是我们的青年不甘于现状,怀着更大的抱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大山深处身残志坚青年的形象!听着小平的想法,大家沉思着、感动着、鼓舞着,为这样的好青年点赞!
    家住何家坊的牛高亮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列子。牛高亮,是去年精准扶贫确定的贫困户,家里有3口人,由于妻子嫌弃家里穷,结婚没几年就与他办理了离婚手续,留下他和两个儿子,不幸的是两个儿子均残疾,至今没能娶下媳妇,多年来,全家仅靠他种不到2亩玉米和平时打零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他的家境让人觉得着实揪心。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及帮扶干部的努力下,通过产业走上致富的道路。今年4月份,工作组给他带来了国家对贫困户优惠政策后,他思想一下活跃了起来,开始走访村里的养殖老户,看自己养什么比较好,通过和原公社老饲养员聊天,两人商量决定养牛,由牛高亮出钱,老饲养员负责联系卖家。通过多方打听,他们准备到山东去买牛。当两人走到西安时,由于饲养员没带身份证,无法买票,给牛高亮说自己没带身份证,不想去了,还劝牛高亮也不要去了。但是牛高亮很坚定地说,不出去看永远都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以后怎么脱贫。最后他独自一人去了山东,从未出过远门的牛高亮费尽周折买到了8头牛,回来后第1个星期就有1头牛就出现疾病,他借的钱已经花光了,已经没钱给牛看病了,为此大儿子因为自己养牛这件事跟他吵了不知道多少次。镇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派畜牧站兽医多次上门给牛看病,何家坊村第一书记贺彬良主动掏出1000元让他给牛看病,也许是水土不服的原因,或是其他病因,最终还是没能挽救牛仔的生命,然而噩耗才刚刚开始,紧接着第二头第三头也出现了和第一头牛出现的疾病一样!
    9月初牛高亮用贷款剩余资金又购买了5头牛扩大了经营,并积极加入互助资金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目标是自己富起来也要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富起来!自强不息的牛高亮只是金锁关镇在脱贫攻坚攻坚道路上的一个缩影。我们相信只要他们自强不息,搏击贫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将会越走越好。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纷纷行动起来积极为脱贫工作找点子、开方子、想对策。我们不畏功名、不畏风雨,纷纷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为贫困群众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在攻坚拔寨中与贫困群众心贴心、面对面,掀起一股股脱贫攻坚的工作浪潮。在这一路上,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更不是孤军奋战。我们有强大的组织团队,更有热情的后援团队,在一路的扶持下我们并肩作战,在收尾的工作中我们不忘初心。(转发:印台区人民政府网  政务动态)

1482198271231988.jpg

1482198271310168.jpg

1482198271657657.jpg


网络编辑:印台区
信息审核:印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