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个不能少

来源: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6-12-30 16:45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2016年,自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教科体局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的意见》和“三项清单”中的脱贫攻坚任务,全面落实中省市区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一揽子的教育保障扶持政策,全力推进教育保障脱贫工作。

通过核查,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义务教育段学生826人,其中小学559人,初中267人,区内638人、区外188人。为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上学,接受到应有的教育,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辍)学,区教科体局认真分析研判,制定系列措施,多次反复认真开展排查,制定建立连心卡,采取一对一进行帮扶,确保了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

2016年7月,家住印台区枣庙村武家河组的大学新生温杰,以619分的高分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可全家人却因家庭经济困难,为学费、生活费发起了愁。温杰家3口人,是印台区印台办事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母亲常年患病,父亲右手中指因意外事故被截肢,一家三口仅靠父母亲做豆腐的微薄收入生活。为了挣到上学的费用,温杰暑假期间打工,每月能挣一千多元,虽然全家人很努力,但仍然摆脱不了贫困。

当温杰同学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咨询相关政策后,区教科体局高度重视,要求进一步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新生进行排查摸底,保证学生顺利入学。同时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印台办事处教育办针对温杰的家庭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填写《印台区教育帮扶连心卡》,就大学新生的各项政策给予了全面解读。

按照《铜川市统筹做好贫困大学新生精准资助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区资助中心根据温杰同学的实际情况,发放了2015-2016年高中生扶贫资助免学费资金1600元;为他申请了针对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的“泛海助学行动”项目,资助资金5000元;积极联系印台办事处便民服务大厅,为温杰同学走快速通道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6000元。这一典型事例在陕西新闻今日点击栏目播出。

各项教育精准扶贫措施的实施和各类教育资助资金的发放,为全区因学致贫家庭大学生排除后顾之忧,按时入学,圆贫困家庭学生大学梦。

2016年11月18日,区委书记赵富祥到广阳镇郗家塬村精准扶贫走访调研中,发现郗家塬建档立卡贫困户郗三虎9岁女儿郗艳红言语智力三级残疾至今未能入学,要求区教科体局认真研究,制定措施,想方设法解决孩子上学问题。

根据赵书记的指示精神,区教科体局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再排查、再摸底、再定措施,查漏补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率100%。一是按照“五个”精准要求,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适龄孩童再进行一次全面核查,确保不漏一户,不缺一人。经排查残疾学生7人,其中残疾生活不能自理6人。二是制定教育扶贫宣传工作方案,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三是针对智障女孩郗艳红的上学问题,区教科体局及时将孩子的实际情况向市教育局进行汇报反映,并及时与市聋哑学校取得联系,在市教育局的沟通协调下,在市聋哑学校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于 11月21日,我们将智障女孩郗艳红送到市聋哑学校就读,接受免费教育,并与市聋哑学校教师在一起商定了帮扶办法,形成合力,帮助她尽快融入社会,享受自己应有的生活乐趣,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四是针对残疾生活不能自理6名义务段学生,收集了相关佐证资料,建立校长、教师“一对一”对口教育扶贫贫困家庭学生工作机制,建立台账,采取分片区学校,就近的原则定期送教上门进行帮扶教育,逐一制定了送教帮扶方案、送课安排表,具体到人,每周开展帮扶2次,每次不少于1课时。使教育扶持学生享受政策达到全覆盖。对特殊残疾少年儿童和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帮扶,不仅局限于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和思想上的引导,做到物质资助,精神育人,让他们都能无忧无虑地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扶贫先扶智,区教科体局为使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攻坚拔寨的胜利,群策群力,上下联动,加班加点,保障了各项教育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

1_副本.jpg

NeoImage_副本.jpg

NeoImage_副本_副本.jpg


网络编辑:印台区
信息审核:印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