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台村位于金锁关镇西北部,紧邻金锁石林景区,属于印台区典型的的贫困村之一,全村的贫困户有67户200余人,分散7个自然村,坡陡路窄。“梁旭东可是碰上个硬活”单位同事开玩笑的说。
梁旭东,印台区财政局包抓金锁关柳树台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在他心里,清楚地知道这个队长的重大作用和工作难度。但越难才越有挑战,广大的农村正是磨练的大舞台,也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为不为民的舞台。
首先,他给自己准备了一身行头:大布挎包、笔记本、钢笔油笔圆珠笔、登山鞋、朴素宽松的外套。媳妇见他就说:这还没咋呢,就摇身一变成了个农民了。
讲政策、发资料、问收入、问困难,几天下来,他把所有贫困户的状况写的密密麻麻,弄得一清二楚。
通过走访,知道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基础设施差,产值单一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他组织村两委会研首先从解决好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抓起,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大量种植高产玉米,发展以养羊为主的养殖业,积极进行劳务输出,增加群众收入。
方案设计好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执行的问题。为此,梁旭东更是东奔西跑,积极争取各界支持,一年下来,就争取到了120万元,建村委会、制文化长廊,修人畜饮水工程,修路、为全村装路灯。村干部高兴的说,梁队长这一下子给咱们村的发展把架子搭好了。
可这时的梁队长,已经在谋划着,怎么增加贫困人员的收入。争取核桃树苗2万株,种植高产玉米2200亩,种植养鸡2000余只,发展奶山羊十余只,发展劳务输出285人。这一组组巨大数字,每一个都是他一步步一句句跑出来走出来的。
为了能让贫困户持久发展,他要让他们学习技术,做新型农民。他邀请专家给村民培训药材技术,苹果核桃栽植技术,还组织了100余人参加了第23届杨凌农高会。“过去觉得农产品不值钱,这回真是来了眼界了,还是咱没技术,有了技术,咱这柳树台遍地都是金疙瘩”。一位参观回来的农民激动地给村民演讲着他的见识。
贫困户孙文红常年有病,家里缺劳力,在农忙时节他帮收玉米,干农活。并积极联系信用社为该户申请扶贫贷款,解决建房资金困难。孙文红老伴感动的说:“你给我家帮了大忙了,比我们农民还朴实。”而梁旭东却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让你们脱贫,要不咱有脸见你们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